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措施.docx
文件大小:21.4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5.12千字
文档摘要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措施

一、文明施工

1.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业主要求的文明工地施工现场标准。争创“示范工地”,力争创新。保证施工期间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社会环境受到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100%通过环境保护部门对工程的环境保护验收。

2.文明施工制度

本工程严格遵守《天津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管理办法》及《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项目经理部制定施工现场场地管理、施工秩序管理、施工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成品保护管理实施细则,并上墙广泛宣传认真落实。

(1)施工现场场地管理

=1\*GB3①必须在批准的场地内组织施工,需要临时租用施工场地或临时占用道路的需依法办理有关批准手续,并且必须是先批后用。

=2\*GB3②开工前必须完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设计必须满足消防、施工、环保及当地政府的有关法规的要求。施工平面图经业主批准后在施工中按平面图实施管理,施工场地内的一切物品,严格按图定位设置,做到图物相吻。

根据工程进展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处理和必要的调整,调整后的平面图应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3\*GB3③工地围墙及大门

施工现场周边设计连续、密闭的围挡,其高度不低于1.8m。采用装配式围挡,悬挂白底色平面宣传栏,绘制蓝色标准黑体字。

施工现场重要出入口要设置简朴,规整密闭的大门,门扇开启要灵活,门高不低于5m,以确保混凝土输送车出入,车辆、人员迸出时应及时关闭,实行封闭施工。工地大门右侧围挡上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简介牌、质量保证体系牌、环保达标标准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将本工程概况、工地负责人等主要施工管理及要达到的标准,公布出来,以方便接受业主及社会监督。

=4\*GB3④现场施工人员一律要佩带胸卡和安全帽,项目管理人员统一着装,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胸卡与安全帽要一致。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采用不同颜色的胸卡,以方便业主、监理到现场工作便利。

=5\*GB3⑤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包括临时性过渡设施(如办公用房、加工车间、库房、机房、施工用水、施工用电、施工通讯、运输通道、排水系统及工地消防等)和临时设施(如住房、食堂、厕所等)的布置,应方便生活,尽量少占地,临时设施一般不得占据建设工程的位置,必须符合消防和卫生的有关规定,生活区与施工区办公区要有明确的划分。

=6\*GB3⑥临时房屋

临时房屋的布置要符合防火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修建前施工单位需报消防部门批准。

办公室、会议室采用砖体结构,配冷暖空调及简单办公设施。集体宿舍内的高度应不小于2.5m,通道宽度不小于0.7m,人均占有面积不得少于2.5m2,每20人要有一个可以直接出入的大门口,门宽不得小于1.2m,门扇必须向外开,窗户的面积不少于地面面积的八分之一,屋内要有每个人放置毛巾衣物生活用品的桌柜等。

房屋的修建面积应根据储存物资,安放的机械等而定,能保证安全为准则。

凡是需要使用半年以上的临时建筑,必须采用砖墙体或国家规定的活动房。屋顶应用防火材料铺盖,室内必须通风,光亮,无异味。有条件时应推广应用集装箱用房,市区内不得搭建木结构(含竹子)简易工棚。

民工宿舍设置的位置在总平面中应明确标识,其标准应符合安全、通风、光亮及工地卫生要求,应有醒目的安全通道标志。

办公区应有园林绿化规划,其标准应做到“晚上亮起来,白天绿起来”。

=7\*GB3⑦临时给排水

修建临时给水工程是解决施工期间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要,用水量应根据工程和生活的需要来确定,临时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为确保工程连续作业,现场需有一定的水源储备。供给管网应能保证正常供水,布置管网应全面规划,在施工总平面图中做出设计,全面规划。保证线路短、干扰小且冬季有防冻措施,同时管线做到不渗漏。生活区、办公区应采用节水设备。

=8\*GB3⑧临时供电

临时用电总容量≥20OKW以上,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的走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绘制电器平面图和接线供电系统。并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与电器防火、防雨、防湿措施,施工时严格遵照实施。

地下施工、夜间施工或自然采光差的场所、作业厂房,局部照明或混合料具堆放场,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厕所等应设一般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停电后,操作人员要及时撤离现场的特殊工程,如基坑、起重吊装等必须装有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工地照明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

=9\*GB3⑨现场建筑材料堆放要按照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区域范围分类堆放,散体材料要砌池筑围堆放,材料堆放整齐,做到一条线一头齐。

(2)施工秩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