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ppt
文件大小:2.56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一、人类对宇宙环境的认识二、各层次的天体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公元2世纪:地心说(古希腊的托勒密)1543年:太阳中心说(波兰的哥白尼)18世纪:地理学家引进“星系”20世纪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使宇宙的观测扩展到上百亿光年。结论:宇宙的认识规律是时空范围的不段扩大和宇宙认识逐渐接近、符合宇宙的客观实际。古代:浑天说(我国东汉的张衡)什么叫作天体:天体指的是宇宙中的各种物质。01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自然天体在空间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国际空间站等——人造天体01天体的类型01什么叫作宇宙天体系统是怎样形成的?01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02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03宇宙的基本特性物质性:天体——多样性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04返回05总结06各层次的天体返回下一页浑天说认为天是一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并不是孤零零地悬浮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是浮在空气中。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视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返回由于古代人缺乏足够的宇宙观测数据,以及怀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他们误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体都是绕着她而运行的。古希腊的托勒密将地心说的模型发展完善。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