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16.4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26千字
文档摘要

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

由分管工程师根据施工设计图计算出桩位坐标,交测量班进行复核无误后,由测量班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利用钢尺检查各桩位距离进行复核,桩位误差≤10mm,并报请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施工队根据所放桩位先埋设十字护桩,待井圈砼浇筑完成后用红油漆引至井圈顶面。

2、平整场地及现场围挡

开挖前,将桩基周围的浮土及一切不安全因素必须清除。平整场地要因地制宜,不宜大量开挖土石方,且不影响邻近其他施工。桩孔施工均在公路两侧,将公路两侧处采用彩钢瓦围挡并用钢管和钢筋加固。

3、防护圈的砌筑、护壁的浇筑及排水设施

先开挖至原地面以下1m左右,用红砖砌筑井口防护圈,井口防护圈高出原地面30㎝左右为宜。

采用混凝土薄壁支护,砼厚度控制在10-20㎝。孔壁支护长度每米一段。将准备支护一段的孔底四周挖成楔形沟槽,立模灌筑混凝土后24小时即可拆模,继续下挖。

施工现场配置4台水泵,水管500多米,保证桩孔内积水的排出,将水泵用提升设备放置井底,水管接处延伸至附近的污水井内。

4、安装提升设备和通风设备

安装提升设备时,首先要考虑施工的安全,在考虑进料出碴方便灵活,拆装容易,必须注意到吊斗容量与起重能力的适应,起重安全系数大于3。挂钩及吊斗活门既要牢固而又有安全措施。人员上下另设绳梯与安全绳。

地下特殊地层中往往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气体,故每次下孔前,对孔内空气进行通风换气,所以必须配备空压机和足够到井底的通风管。根据孔底作业人员的需要,随时向孔内通风换气,平常每天开工前向桩孔内由下而上吹风时间不易小于

10分钟,如遇特殊情况时,根据实际延长通风时间。

5、弃土的处理

人工挖孔桩弃土地点在孔口1.5-2m以外堆起,在弃土堆起到1m高度左右时,用挖机将弃土进行处理。

二、桩孔开挖

1、开挖顺序

挖孔的顺序视土质及桩孔布置形式而定。当地质松软时,采用跳跃式间隔开挖,当土质紧密时,同一墩台位的全部桩孔可同时开挖。

2、施工人员配备及方法

挖孔时实行班组作业制度,每班每口井2人,孔内1人挖装,孔口1人提土、运土,每小时进行井下井上换班作业。其它砖瓦工、杂工、电工等随班配备。

3、开挖方法

开挖的方法视地质情况而定。在粘土层、砂砾土、强风化岩层中开挖,用十字镐开挖;在弱风化岩层中,尽量用风镐凿除岩层。挖孔的桩位偏差控制在5㎝之内,孔的倾斜度0.5%H。孔径、孔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壁不必修成光面,以增加桩壁摩擦力。坍孔较大时,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如孔内或孔底地质情况与设计资料相差较大时,必须考虑变更设计,根据设计验算调整桩长,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孔底必须平整,无松碴、污泥、沉淀等软层,嵌岩桩嵌入岩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挖孔和支护过程中,就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斜情况,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

提升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检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用于提升的钢丝绳索以及回环钩、装土设备等,对于各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更换新的、能保证安全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