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XXXXX-XXX
深厚软土地区超宽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施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厚软土地区超宽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的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监测频率和监测预警值等做出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区超宽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J/T15-259深厚软土地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3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建筑基坑buildingexcavation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不开挖出的空间,简称基坑。
3.2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aroundexcavation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基坑周围可能受基坑影响的或可能影响基坑的既有建(构)筑物、设施、管线、道路、岩土体及水系等的统称。
3.3基坑工程监测monitoringofexcavationengineering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视等手段和方法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实施的定期或连续巡查、量测、监视以及数据采集、分析、反馈活动。
3.4建筑深基坑deep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及地下设施、设备埋设,由地面向下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空间。
3.5软土地层softsoillayer
本标准也称为软弱土层,指建筑基坑施工中影响范围内存在的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及冲填土等不良土层。
T/XXXXXX-XXX
3.6深厚软土地层建筑基坑工程deepsoftsoillayerbuildingfoundationpitengineering
本标准也称软土基坑,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基坑支护深度范围内软弱土层单层厚度大于5.0m或软弱土层总厚度大于支护深度一半的建筑基坑工程;或开挖深度范围内软弱土层总厚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一半的建筑基坑工程。
3.7监测等级monitoringlevel
根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综合确定的监测工作等级,本标准规定监测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3.8监测范围monitoringrange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可能受施工影响而产生安全隐患的周边相邻区域。一般从基坑支护结构边缘起,向外量取一定距离作为影响范围,本标准将监测范围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可能影响区。
3.9监测对象monitoringobjects
本标准监测对象指基坑工程监测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及岩土体。
3.10监测频率monitoringfrequency
一定时间内对监测工程项目实施的观测或巡查次数。
3.11监测预警值monitoringwarningvalues
为预防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而设定的警戒值。
3.12监测剖面monitoringprofile
分布在同一区域,能反映该区域支护结构或岩土体的变化且数据变化具有关联性,由同一监测项目所组成的横向或纵向断面。
3.13监测点组monitoringpointgroup
由布设在同一相邻区域、测量数据具有关联性、反映支护结构和岩土体在该区域测量数据变化量、由多个监测项目形成的监测单元。
3.14基坑工程微变形控制micro-deformationcontrol
为满足基坑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将基坑围护墙侧向位移控制在0.2%H(H为基坑开挖深度)之内的工程行为,简称微变形控制。
4基本规程
4.1基本要求
4.1.1深厚软土地区超宽深大基坑按照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划分基坑设计安全为一级。
4.1.2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工程监测中,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时,为软土基坑:
a)基坑支护深度范围内软弱土层单层厚度大于5m;
b)基坑支护深度范围内软弱土层总厚度大于支护深度一半的建筑基坑工程。
c)开挖深度范围内软弱土层总厚度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4.1.3基坑工程遇下列情况时,宜按微变形控制要求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
a)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存在复杂敏感环境保护对象;
T/XXXXXX-XXX
b)软弱土基坑开挖深度较深、面积较大。
4.1.4有微变形控制要求的基坑工程,应加大支护结构整体刚度,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采用分坑、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