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系统抗震支吊架详解
目录
01地震及其破坏性05生产及出厂检验
02建筑抗震06抗震支吊架安装
03认识抗震支吊架07抗震支吊架验收
04抗震支吊架设置要求08附录
PART1
地震及其破坏性
地震及其破坏性
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
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
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
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
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
主要原因。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
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
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
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
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
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2021年,我国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
5.0级以上地震2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7亿元。
3
地震及其破坏性
震级与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
子”,其中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大
小;地震烈度是用来衡量地面遭受地震的
影响及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地震等级,但它所
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即烈
度不同。即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
烈度不同的地区。一般震中区的破坏最重,
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例如,
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
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
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烈度为6度,再远到
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4~5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而且还跟震源
深度、地表地质特征等有关。一般而言,
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较小,
但震中区破坏程度较重,即震中烈度大;
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较大,
而震中烈度较轻。
4
地震及其破坏性
5
地震及其破坏性
地震波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
现。震源振动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就
是地震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
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又称P波,地壳中传
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
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P波能在固体、
液体或气体中传递。
横波是剪切波,又称S波,在地壳中
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
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
破坏性较强。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递。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
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
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最有威力
的地震波。
6
地震及其破坏性
地震破坏性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发生7.8
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1级,这是中国历
史上、也是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
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面积超过3万平
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
区,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半,其中北
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仅仅23秒时
间,整个唐山市夷为平地,造成242769人
死亡,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
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系统被破
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