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冀人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9课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兴趣,提升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接触过简单的物理知识,如力、重力等,以及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如面积、体积等。这些知识为理解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科学技术充满好奇,尤其对生活中的创新和发明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动手实践,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在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时可能会感到困难,例如,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等概念的理解可能需要更多的直观演示和实例分析。此外,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可能会遇到沟通不畅、分工不均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科学技术对建筑物影响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建筑物的设计。
3.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科技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效果。
4.利用多媒体展示建筑物发展历程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通过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现代建筑物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物是如何建造的吗?它们的设计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力、材料、结构等基础知识,为学习新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结构的创新、建筑功能的提升等。
-举例说明:以实际案例,如玻璃幕墙、钢结构、智能家居等,展示科技如何改变建筑物的外观、性能和生活方式。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科技对建筑物的影响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科技特色的建筑物模型,并说明设计理念。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作品。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科技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便利也有挑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技发展,思考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居住环境。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阅读教材中关于建筑科技的相关内容,了解未来建筑科技的发展趋势。
-收集生活中科技对建筑物影响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一、导入(约5分钟)**
-展示现代建筑图片或视频,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建筑物是如何建造的吗?它们的设计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学习了哪些与建筑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学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结构的创新、建筑功能的提升等。”
-举例说明:“比如,玻璃幕墙的使用不仅美观,还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钢结构的建筑更加坚固耐用;智能家居系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思考科技对建筑物的影响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科技特色的建筑物模型,并说明设计理念。”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作品。”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科技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便利也有挑战。”
-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思考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居住环境。”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阅读教材中关于建筑科技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