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4.7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65千字
文档摘要

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本节课选自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主题是诚信,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到失信的危害,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因为诚信而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我不能失信》,学生将提升对诚信价值观的理解,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诚信原则,培养批判性思维,欣赏诚信行为的美,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2.学习主人公的诚信行为,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

难点:

1.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将诚信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解决办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信的价值。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如角色扮演、诚信日记等。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诚信故事,激发学生的诚信意识。

4.设计课后实践活动,如诚信行为观察日记,巩固诚信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课文内容,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诚信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

2.互动游戏:设计诚信主题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巩固学习内容。

3.板书设计:利用板书清晰呈现教学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总结。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话题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学习中关于诚信的例子,如《孔子与子贡》等。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讲解《我不能失信》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结合课文中的故事,分析主人公的诚信行为,如守时、守诺等。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意义。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关于诚信的情景剧,让学生表演出来。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诚信的魅力。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诚信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完成诚信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中的诚信行为,反思自己的诚信表现。

-设计诚信海报: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关于诚信的海报,展示自己的创意。

6.深入探究(约10分钟)

-阅读拓展:教师推荐一些关于诚信的书籍或文章,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家庭实践: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一项诚信实践活动,如守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7.课堂延伸(约5分钟)

-教师分享:教师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故事,激励学生。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践行诚信的经历,相互学习。

8.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学生反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诚信的理解。

9.课后反思(约5分钟)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自己在诚信方面的成长。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诚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识别和评价不同的诚信行为。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结构,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2.思维与能力

-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协调,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信原则。

-学生增强了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愿意成为有道德、有信用的人。

4.自主学习与探究

-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拓展,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