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我的彩色曼陀罗
缓解焦虑、释放压力、疏导情绪、探索自我
----
曼
罗
陀
治愈我的焦虑我的彩色曼陀罗
活动理念
曼陀罗绘画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技术,是一种最为有效而简单的心理调适方式。这种模式在满足绘画者安全感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在绘制中通过表达性的方式让内心中的对立面整合并重新建立秩序和平衡。我们将这种绘画形式灵活地应用到学校心理课堂当中,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焦虑、释放压力、疏导情绪、探索自我等。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对曼陀罗绘画这种心理调适方式有所了解;
2、技能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曼陀罗绘画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认识自我的目的;学会使用曼陀罗绘画这种心理调试方式;
3、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遇到一些压力的、痛苦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在曼陀罗绘画中释放压力、疏导情绪,并且学会这种心理调试的方式;
2、难点: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应用到生活当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适用年级:
高中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曼陀罗纸、彩笔
教学过程
01
介绍曼陀罗
一、何为曼陀罗?
梵语曼陀罗:曼陀(manda)-﹣本质,罗(la)-﹣成就,合起来就是本质成就,明心见性。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曼陀罗是一种花,入药可以解毒,镇静,止痛,迷幻,也是华佗的麻沸散主要成分之一。并记载了曼陀罗花的来历,“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彼佛国土常作天乐,就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曼陀罗,梵言杂色也。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以名花。”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有着适意(舒适意境)的意思,代表着喜悦,蕴含愉悦,明智,超然及觉悟。
密宗里面,曼陀罗象征的就是佛国净土的坛城。那什么是坛城呢?就是我们所思所想的,就是神识之所在。是我们意识里面神识所反射出来的那个世界,又称之为坛城。
二、介绍曼陀罗花,让大家观察曼陀罗花,说一说自己的情绪感受及这种花的特点等。
02
荣格与曼陀罗的故事
一、曼陀罗的来历:
1、在藏传佛教中,曼陀罗意译为坛城,以轮圆具足或聚集为本意,是修持能量的中心。
2、是能量的小世界,把立体世界缩小,加以平面化图形,连结我们内在的圆满力,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
3、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绘画曼陀罗,具有暗示其潜能和独特性的力量,并将其转化发展为艺术治疗...
二、讲述曼陀罗的神话故事
03
绘画我的曼陀罗
一、介绍曼陀罗绘本
结构式曼陀罗绘画图本共有60张不同的图案,每一个图案上有具体的编号,和配有相应的古诗词,可以赏析,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曼陀罗绘画;结合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中国风”设计,融合了“窗花剪纸、京剧脸谱、阴阳鱼图、龙凤祥云”等
○曼陀罗绘画步骤及要求
曼陀罗绘画是一种随心的创作形式,不需要有美术基础,任何人都可以尝试。选用颜色无对错,无需从审美评价的角度进行思考,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选出相应的彩铅或彩笔即可。
曼陀罗中的大圆圈如同一个结界,它保护着你不受外界侵犯,也同时保护着你不会被自己太多的负面情绪干涉。在圆圈中,你可以把心中所有的情绪、意识、想法、故事等都绘画下来,甚至很多你无法向旁人诉说的话也可以借由曼陀罗的形式绘画下来。而在绘画中,只要去专注当下就好了,无关过去,不畏将来。不管你在绘画的当下涌现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只要真实的记录下来就好,不要去判断好坏,这只是一个与自我内心对话的过程。心灵的成长需要在坚持表达与领悟中实现,熟悉无意识并与它共存是心理转化的关键。
○具体分为六个步骤
六个步骤呈现在PPT中
①静:将意识聚焦于身体,让思维平静。借助呼吸和简单的观想导引,将注意力从思维转移到身体的特定部位。
②思:思考清晰的意图,表明你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如我目前对某事很困惑,我希望知道我的内心对此事的真实感受和原因,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
③想:在观想导引的指下使用内在视觉观察事物。无论图画是什么,它看起来像什么,或其他人知不知道你画的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画所代表的含义,这就是你需要知道的全部。
④画:画出你的内在意象。放下一切评判和头脑的干扰,重在感受,无关审美
⑤写:观察画面感悟书写。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详细记录,画前画后的心情变化,画中你能发现的具体细节,这些细节让你有什么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真实、详细的记录,没有文笔。
⑥析:结合自己书写的内容,在团体中分享交流,通过他人,多角度感悟自己,借助绘画分析师,觉察反思,解惑转化,重新认知自我。
每个部分辅导相应的指导语在教案中
04
我与曼陀螺的故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