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3.3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09万字
文档摘要

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2025学年语文3月份月考(2025.03)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国民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北京体育文化观察”的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手册。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第一部分历史缘起

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射箭、御马等“六艺”成为贵族教育核心。汉代蹴鞠盛行,唐代马球风靡。宋元时期,民间体育活动如捶丸、角抵等蓬勃发展,体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明清时期,武术、太极等传统项目广受青睐,成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这些体育项目深刻孕含着“尚武、知礼、崇德、自强不息”等诸多的优秀思想文化。近代以来,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体育兼容并蓄,吸收竞技体育精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继往开来,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并重发展。

1.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或错音,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极为流行”的意思,所以“风靡”的“靡”读“mǐ”。

B.因为表达的是“自己努力向上”的意思,所以“自强”的“强”读qiáng。

C.因为表达的是“含有某种意义或内容”的意思,所以“孕含”一词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重视”的意思,所以“青睐”一词中有错字。

2.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唐朝时期就出现了民间与皇家交相辉映的体育盛会,民间百姓和皇家达官贵人都热衷于体育运动,当时的拔河比赛蔚然成风。清代宫廷在每年冬至以后都要举行冰嬉体育活动。清代诗人曹寅《冰上打球》诗云:“万顷龙池一镜平,旗门回出寂无声。争先坐获如风掠,殿后飞迎似燕轻。”乾隆帝亦有“遂试冰嬉千队出”的诗句,其盛大、精彩的场面可见一斑。体育发展为诗歌注入了新题材,而诗歌使得体育活动永流传,二者相辅相成。至今,圆明园每年都会举办皇家冰嬉表演活动,普通百姓也能了解并参与其中。

A.交相辉映B.蔚然成风C.可见一斑D.相辅相成

第二部分精神力量

自《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后,北京市不断向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迈进。①,助力健康中国建设;②,增强为国争光能力;③,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北京市的各个市政宣传栏中,我们时不时会看到奥运健儿的身影。当初关于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一直有个论调:这个项目不适合亚洲人,亚洲人游不进47秒。潘展乐却说“不适合亚洲人”的论调只是一个“框”,是可以打破的。巴黎奥运会上,19岁的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3.根据小组意见,对应文段中第①②③句,你将一组句子填在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B.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C.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体育产业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D.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4.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打破”。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破坏B.挣脱C.破解D.突破

第三部分体育生活圈

除了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大型体育场所,北京市体育主管部门还不断完善市民“家门口”的15分钟体育生活圈①就近打造多元化运动休闲新场所,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水平;注重全龄友好型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职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公共体育服务;依托周边医院建立国民体质测试站点,利用数字化技术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科学健身的行列……人人参与运动②全民科学健身的风气逐渐形成。

5.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分)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

第四部分阳光体育

体育运动为什么对学生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生物学依据的。①运动如同一场甘霖,悄然浸润着大脑的每一片“沃土”,让思维的种子在清新的空气中破土而出;②运动可以增加大脑海马体的体积,有助于提升大脑的功能,更能源源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③当学生挥洒汗水时,多巴胺就像一位快乐的邮差,总是准时给学生送去幸福和满足的问候。④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健脑秘方”吗?此外,增加体育运动符合教育规律。近年,北京市教委也持续推送出体育“大礼包”,从中考体育改革到课间延时至15分钟,再到要求每天一节体育课,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运动。由此看来,体育运动与教育学密切相关,它能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激发生命活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