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纸上,不得使用修正液(带)。
一、文言文(25分)
(一)默写(请用正楷书写,每空2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_。(《子衿》)
3.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4、安安同学下半夜起身去登山。山里半夜凄清的氛围让他感到寒冷与恐惧,他
可以用《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体现
这种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于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寤寐思服”中“寤寐”的意思是_________,这一句写出主人公对淑女的
________之情。(2分)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互相唱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
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
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
C.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窈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
和谐美和描
写人物的生动性。
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之苦。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0题(11分)
1
【甲】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谴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
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②,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或说国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③,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
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
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释】①囷:这里指像图形谷仓的巨石。②失道:迷路。③樵:散木。
7.【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_,字元亮,时期诗人,(2分)
8.解释划线字。(2分)
(1)便扶向路()(2)不异世间()
9.请将【甲】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0、【甲】文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桃花源中
“_____________”一词意义相近。【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
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
二、现代文(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书房与中式生活美学
韩晗
①书房,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书房不但为历代中国知识
分子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还助力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理想,早在汉代,文学家张衡就曾称赞自己的书房可“弹五弦之妙指,
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房
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阅读写作与图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
②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曾是无数名士的桃花源。而宁波范氏家族的“天一
阁”则以规模宏大与海量藏书著称,乾隆的书房“三希堂”收藏了中国顶级的书画
珍品…--不同的书房,代表了不同的中式生活美学。
③名士们的书房必有另一番情趣。最知名的当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
这间国千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