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11核舟记 (10).ppt
文件大小:1.2 M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43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第三单元11核舟记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shǔ褶qūsǎnéshǔzhuàn轩ránruòpéngjī1星题积累应用1234567891011122.解释下列加点词。顺着、就着模拟赠高靠近举慢慢地123456789101112衡横123456789101112A.能以径寸之.木 B.石青糁之.C.左臂挂念珠倚之.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点拨:A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B、C、D项中的“之”都是代词。A123456789101112虞初新志魏学洢子敬明末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123456789101112嘻技亦灵怪矣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2345678910111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答案: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答案: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12345678910111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1-42页第8-12题。2星题阅读理解12345678910111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答案: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答案: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12345678910111210.【甲】文第三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请从文中找出理由。答案:因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窗上刻的是苏东坡的文句;三人位置苏东坡居中。12345678910111211.既然是“大苏泛赤壁”,在写了船头的景和人之后,为什么还要写船尾两位“舟子”的动作和神情?答案:①给观赏者以江上泛舟的真实感,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②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③加上船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12345678910111212.【甲】文和【乙】文在表现雕刻者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答案:【甲】文大多是对核舟的正面描写,描写详细,生动可感;【乙】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但描写较概括简略。示例一:核舟精巧。桃核所刻事物繁多,且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示例二:木舟精巧。木料体积较小,所刻事物较多,且都灵活能动,舟还能在水上行进。123456789101112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