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7).ppt
文件大小:1.21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07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五单元AB1234567891011··(1)为文中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字母)liào蜿蜒chán源头将顿号改为逗号1234567891011·A.棱.角(líng)恭.顺(ɡōnɡ)懈.怠(xiè)按.营扎寨(ān)B.黧.黑(lí)敦.实(dūn)虔.诚(qián)秋高气爽.(shuǎnɡ)C.蠕.动(rú)冻疮.(chuāng)脖颈.(jǐng)风云变换.(huàn)D.砾.石(lè)帐蓬.(penɡ)演绎.(yì)此消彼长.(zhǎnɡ)B点拨:A项“棱”应读作léng,“按营扎寨”应写作“安营扎寨”;C项“颈”应读作gěng,“风云变换”应写作“风云变幻”;D项“砾”应读作lì,“帐蓬”应写作“帐篷”。1234567891011点拨:“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句中用于形容一个人,使用对象不正确。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阅读课文“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完成题目。5.★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根据作者第一天在冰塔林的所见,完成表格。ⅡⅡⅡ精段品读12345678910116.赏析下面的句子。(提示: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或句式安排等任一角度赏析)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答案:示例:该选句由短句与中长句交替的形式组织语言,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让读者仿佛身处冰雪世界而感到目不暇接。12345678910118.请从修辞、词语、句式等角度任选其一,体会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示例一:这个句子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贺兰山脉比作雄狮和卧龙,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贺兰山脉的巍峨雄伟、连绵不绝,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震撼。示例二:这个句子连用两个“看不到”,突出贺兰山脉是一个不毛之地,并为下文写罅隙间倔强的植物和灵动的岩羊做铺垫。示例三:这个句子多用短句,将横亘的山脉、裸露的岩石、荒芜的植被等画面一一呈现,突出了贺兰山脉的巍峨雄伟、粗粝不毛,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震撼。1234567891011第④段写作者原以为贺兰山是一座沉寂、死亡之山,但是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时,他被陡峭的山岩上腾掷而下的岩羊改变了看法,不禁发出了“它们多么神秘,多么神奇”的赞叹。1234567891011答案:示例:①贺兰山是一座粗粝不毛的坚硬之山,但巨石罅隙间生长着倔强的植物,它们顽强扎根;②陡峭的山岩上跳跃着一队灵动的岩羊,它们眼神坚毅淡定,毫无惧色;③坚硬的石头上镌刻着令人惊叹的岩画,它们是祖先智慧和不屈的剪影。10.作者由贺兰山的景物引发对“西北精神”的思考,请联系全文谈谈贺兰山的哪些景物及其特点体现出坚强不屈、灵动睿智的“西北精神”的内涵。(任意两条即可)(2分)123456789101111.【跨学科综合】[北京月考改编]为了弘扬长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江天万里——走近长江”主题学习活动。活动中,一位同学很奇怪扬州明明在长江以北,却属于江南地区。他认为扬州应属于江北而不是江南。请你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地理老师提供的链接材料进行反驳。(至少说出两点理由)1234567891011链接材料: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安徽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特指传统的江浙地区。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江南文化算是一种情义绵长的代表。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也可以作为部分江南的一种代表。1234567891011①文化意义上的江南是指江浙地区,扬州属于江苏;②扬州是鱼米之乡,有小桥流水式的建筑、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符合江南的特色;③杜牧曾写下名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赠给在扬州做官的韩绰。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