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1).ppt
文件大小:1.28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3.13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第五单元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中考·河北改编]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1星题积累应用1星题积累应用1234567891011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záoquányìzhě(2)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番”作量词时的三个义项。文段中“这番模样”的“番”的意思是什么?番fān【量】①种;样:别有一~天地。②用于心思、言语、过程等(数词限于“一、几”):一~好意|经过几~风雨|这~话让他开了窍。③回;次;遍:思考一~|几~周折|三~五次|翻了一~(数量加了一倍)。答案:种;样1234567891011(3)语段中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加以改正。?。1234567891011【原创题】阅读课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第2—13自然段,按要求做题。2星题阅读理解1234567891011【多角度问】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答案:以地点转换为序(移步换景)。如“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都属于地点转换(移步换景),这样写脉络清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2345678910115.请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答案:示例: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面对这一派奇美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赞叹;“卖弄”一词贬义褒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12345678910116.阅读完选文后,请你谈谈本篇游记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①以作者行踪为线索;②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组织材料;③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234567891011同学们,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即“所至”“所见”和“所感”。让我们一起阅读下面这篇游记,去感受虎跳峡的魅力!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73-74页第7-10题。12345678910117.请梳理作者在虎跳峡所见的主要景物,概括其特征,并根据提示将下图补充完整。山路艰险(山路崎岖、驿道艰险)村夜沉寂(星夜沉寂)12345678910118.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1)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挤”“勃然大怒”两词,把江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因江面变窄而流速变急、水声震响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内心强烈的震撼。1234567891011(2)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是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答案:示例:作者两进虎跳峡,在艰险的山路上探行,在无路的山崖上攀爬,锻炼了体能和毅力,同时山的巍峨、水的奔涌、夜的静谧陶冶了他的心性。我也有类似的体验,例如去徒步时跋山涉水,欣赏美景,既强健了体魄,又净化了心灵。12345678910119.游记常见的写法有“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选文第⑥段使用了哪种写法?请简要分析。答案:使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先写在停车场观察哈巴雪山的磅礴雄姿,再移步到观峡台远眺玉龙、哈巴两山对峙的景象,最后写在前往渡口的路上看到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阴影笼罩的景象。123456789101110.作者的“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