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培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云雾消散B滴水成冰C铁杵磨针D蜡炬成灰
2.关于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B.取刚清洗过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
C.燃烧后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通常需要氧气
3.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4.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B.冬瓜腐烂 C.铁锅生锈 D.煤气燃烧
5.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下列有关蜡烛及蜡烛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蜡烛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6.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行的“四分类”标准,塑料饮料瓶属于(??)
A.???B.??C.??D.?
7.春季学校甲流严重,各个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各项防护措施,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测量体温 B.佩戴口罩 C.统计排查 D.杀菌消毒
8.过生日吃蛋糕点蜡烛时,小明发现蜡烛的火焰分三层,是什么原因导致蜡烛分三层火焰的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蜡烛的三层火焰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制订计划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加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药品 D.检验气密性
10.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有导电、导热性????????B、有良好延展性
C、具有银白色光泽????????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11.冬天时常可以看到人们呼出的白雾,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更多的()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12..取用固体药品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B.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C.实验中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用过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非选择题
13.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_(填代号)。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填文字)
14.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现象及结论:
(1)如图乙操作,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分别是、、,木条处于的部分最先变黑,由此可知此处温度最。
(2)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15.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减少实验误差D.防止腐蚀标签
(1)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2)加热完试管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试管:。
(3)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
(4)量取8mL液体时,选用10mL量筒而不选用100mL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