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统编七下历史期末模拟预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25250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要求的)
1.(2023·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
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都城在
长安。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全国。605年,隋炀帝在位时期开凿大运河。由此分析,按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A项正确;建立隋朝应该是在灭亡陈
朝之前,排除B项;开通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建立隋朝和灭亡陈朝都是隋文帝时期,排除C项;开通大
运河在隋炀帝时期,灭亡陈朝在隋文帝时期,应该排在大运河开通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山东省聊城市·七年级期末统考)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与隋
炀帝无关的是()
A.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B.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C.结束分裂割据,统一全国D.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结束分裂割据,统一全国是在隋文帝时期,C项符合
题意,选择C项;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隋炀帝是设
立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
农民起义,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湖南省郴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2008年12月6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副教授做客《扬
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下列史实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坛中的是()
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B.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唐太宗重视人才,开创科举D.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而非唐太宗开创,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但并非开创者,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
众的力量,采取了轻徭薄赋、关注民生等政策,这与他的治国理念相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太
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他任用贤臣,如魏征等,并鼓励大臣直言进谏,这也是他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弊政,他通过精简行政区划、整顿吏治等措施,提高了
政府效率,这也是他治国的重要举措之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陕西省咸阳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唐玄宗重用的宰相()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