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1课七律长征.pdf
文件大小:1.05 M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04万字
文档摘要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21七律长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4个生字,借助图片、结合背景和语境理解“逶迤”、

“磅礴”、“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的意思,

背诵全诗。

2.正确、流利、朗诵全诗,初步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并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诗句意思。

3.了解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感悟诗中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

4.通过学习,了解长征,感受毛泽东及其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理解:逶迤、磅礴、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

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背诵全诗。

2.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感悟诗句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的运用,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

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

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

文,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感悟诗句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并按照预习单的要求

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长征的有关知识,制作课件。

2.抽查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出示课题,介绍背景。

1.播放歌曲《长征》

(1)听后有什么感受?感受歌曲的气魄。

(2)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七言律诗谱曲而

成的,这首诗的题目是(学生回答)师板书课题:21、七律长征(提示:“律”

的横最长而且出头。)

2.文体介绍。

师:你知道什么是七律吗?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ppt课件出示,

师作简单介绍)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

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

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3.交流材料,了解时代背景。

(1)师:结合课前阅读的资料,说说你对长征有了哪些了解。(预设:苦、

累、难、险、路线、时间、路程……)

(2)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这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ppt

课件出示)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

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

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

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

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

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

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