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生涯规划-多元智能,多彩职业
本节课逻辑:
多元智能部分:在活动中理解各种智能的含义,之后通过回忆事件来确定自己的智能能力值
多彩职业部分:通过对职业智能的了解,确定自己距离职业要求的差距,找到需要提升的能力;然后通过视频了解提升智能的方法
最后,前后呼应升华主题。
各部分的衔接不仅通过总结过渡语进行,也通过教师的提问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进一步提高的课程的连贯性,最后首尾呼应,让课程结构更加完整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能力与八大智能的含义以及对应的学科与适合的职业,了解常见职业或者自己想从事的职业需求的能力,澄清已有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差距
2、情感:增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树立增加能力的信心
3、行为:探索自己的能力现状与优势智能,尝试运用自己的已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教学过程
01
导入:掌声响起来
在掌声当中唤醒学生,更快进入课堂的状态。
然后询问学生,有多少同学实际次数比预计次数更多,请举手,在举手的同学中选择一个询问
1、当你发现自己实际的次数比预计更多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通过这个小活动你觉得自己怎么样?
理想的回应是,学生会觉得很开心,然后认为自己很不错,感觉自己很有潜能
如果没有按照教师的预期,也可借助其他班级上课的学生的话,引出能力的主题
教师总结:
看到很多同学觉得自己还不错,挺有能耐,老师也觉得大家特别棒,在你们身上都有着无尽的潜能,等着我们去探索,所以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索下自己的能力,以及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一点小经验:
上公开的导入活动,最好能让学生动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有利于后边的分享。
02
多元智能
1、能力含义的介绍
借助刚才的导入活动为例子,对能力进行解释,然后直接介绍八大智能。
2、八大智能
因为本节课活动比较多,所以前面不用做太多铺垫,对于八大智能的介绍,改变了以往直接介绍或者视频介绍的传统讲法,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各种智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对智能的理解
教师先以音乐智能举个例子
根据听到的前奏去判断这个歌曲是什么,然后邀请第一个听出来的同学来讲下,自己认为的音乐智能是什么含义,与什么学科有关,哪些职业需要这个能力?
讲完例子,教师就开始介绍体验智能活动的要求,包含:体验时间2min,体验之后思考任务单的问题,确定小组发言人,在体验后分享。
将任务单发给学生就可以开始体验了
学生分享:
在人际智能分享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的分享简直绝了!
该智能的含义是什么?与什么学科相关?什么职业需要具备这种能力?
后两个小组主要问:
你觉得自己这种智能怎么样?有什么事情可以证明呢?(问这两个主要是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提问学生还有一个什么智能没有讲到,就是我们的内省智能,因为,在接下来的活动当中需要大家运用自己的内省智能,引出下面的活动
3、我的智能雷达图
引导学生进入能力回想之旅,在自己过往的经历中,成功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在这样的事情的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能力。这些事情不一定是很大的事情,也可以是一些小事,比如:
这些事情都是设置了动画,分为了五组呈现,效果很好,而且也有学生反映
“老师,你是不是给我安装监控了”
说明,这些事情很贴近学生。
在回想的同时,也要完成自己的智能雷达图,最好是可以让学生在每一种智能的旁边写出,体现该智能的事件,最后找出得分排名前三的智能,他们就是自己的优势智能
介绍完之后,3-4min的时间进行活动,该活动不分享。
教师总结:
刚才我们评估了自己的各项智能,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智能,那么我们自身的能力与我们想从事的职业要求的能力,有什么差距呢?
03
多彩职业
1、职业智能
为学生呈现【能力指数表】,在呈现之前进行介绍
(1)数据来自老师从事这些工作的朋友同学
(2)有的职业还有更加细分的职业,有的数据可能会有些变动,但还是能符合该职业整体
最为重要的就是下面的
如果上面有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就在智能雷达图上画出这个职业的雷达图,找到自己还需要提升的能力。
如果没有的话,就根据对各能力有突出要求的职业与自己雷达图中排名前三的能力,找到自己能力可以胜任的职业,做为自己的预备职业,然后在确定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能力与理想职业或者倾向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下最炫东北人王大爷的故事
2、升级智能
播放完毕之后,对王大爷的经历进行总结:不断尝试,反复练习,得到反馈,持之以恒。最后再介绍10000h定理,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