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关键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5课工业化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实立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50
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50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1.背景:旧中国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工业水平低。2.目标: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3.时间:—年。知识关键点首页末页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3/50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当代化初步基础;对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5.意义(历史地位):“一五”计划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知识关键点重工业工业化起点4/50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1.概况:充分利用、和其它沿海城市工业基础,支援全国工业建设;加强华北、中南、西北和西南地域新工业基地建设。2.成就:①钢铁企业建成投产,为全国钢铁工业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知识关键点东北上海鞍山5/50
②钢铁企业兴建,使我国钢铁工业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域推进;③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④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⑤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⑥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知识关键点武汉长春飞机沈阳6/50
⑦长江大桥建成;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3.结果: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4.意义:初步改变了原来以农业为主局面;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引进工业项目和技术规模最大、效果最好浪潮;知识关键点武汉工业化7/50
为我国建立独立比较完整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我国向社会主工业化前进。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地点:年9月,北京。2.内容:(1)制订并经过了我国第一部《》。知识关键点工业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50
①要求:a.新中国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国家。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使权力机关是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宪法要求,国家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②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类型宪法(性质)。知识关键点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社会主义9/50
(2)①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②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③大会决定为国务院总理。知识关键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10/50
3.意义:标志着作为新中国正式确立;是中国一次伟大变革;促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知识关键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制度11/50
1.“一五”计划指导思想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一五”成就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难点释疑首页末页12/50
2.注意区分三部法律文件:①1912年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法律;②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含有暂时宪法性质法律;难点释疑13/50
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性质)宪法。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机构,是难点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