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初一下册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第21课五.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27.3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5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的。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落花。“红”,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着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涯(崖)作(做)

基础过关

1.龚自珍(1792-1841),字,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浩荡:(2)吟鞭:(3)吟:(4)落红:

理解型默写:

1、《己亥杂诗(其五)》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

3、表现诗人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之情的诗句是:

,。

练习

(一)古诗鉴赏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一句中“落红”的意思是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三句诗人都困扰于“浩荡离愁”的忧伤中。

B.第二句“吟鞭”指边吟诗边挥动着马鞭即将出征。

C.第三句诗人用“落红”隐喻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D.人们常引用最后两句诗赞美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诗歌鉴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离愁”。用“浩荡”来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用“白日斜”来点明“离愁”产生的背景。

B.次句是说自己一离京城,从此便如远隔天涯。“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

C.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既有离别的忧愁,又有回归的喜悦,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D.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恩怨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说明有机结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是清末思想家、文学家,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B.本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后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C.“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是“落到地上的红花”的意思。

D.“浩荡离愁”和“吟鞭东指”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直接议论,以“离愁”点明诗人离开家乡的愁绪。

B.作者在诗中感慨无限,白日西斜和广阔天涯的心境相交织。

C.诗中的“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吟”的意思是“吟诗”。

D.这首诗直抒胸臆,联想丰富,移情于物,情感自然而朴实。

4.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