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初一下册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第9课.木兰诗(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32.8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5.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木兰诗

(一)原文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课文分析

1.课文讲解

(1)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1-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2)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

(4)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5)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6)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7)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8)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9)人物形象赏析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主题思想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三)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ù)朔气(shuò) 复唧唧(jī)

B.可汗(hán) 鞍鞯(jiān) 鸣溅溅(jiàn)

C.燕山(yàn)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D.胡骑(qí) 戎机(rónɡ) 傍地走(bàn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 ()(2)惟闻女叹息 ()

(3)旦辞爷娘去 ()(4)关山度若飞 ()

(5)对镜帖花黄 ()(6)安能辨我是雄雌()

3.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B.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C.关山度若飞:飞过山,跨越飞马,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D.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5.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写木兰一家人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