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1《陈情表》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文件大小:40.25 MB
总页数:4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02千字
文档摘要

;李密;;;;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是谁陈情?;向谁陈情?;向谁陈情?;;新政权建立以后,旧朝臣子李密推辞不做官,当今天子会怎么想?如果当今天子怀疑李密是因为对新政权不满,才推辞不做官的,那么李密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第一步:要有一个真实的、站得住脚的理由,博取对方同情。;问题前置:

1假如你是晋文帝收到臣子的这样一封奏章,你会有什么想法?

;怎样陈情?——第一段;第一段:诉苦情;第一段:诉苦情;如何机智又得体地say:NO!!!;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第二段:摆处境;朝廷征召的紧急:

切峻、责、逼迫、催、临门、急、特下

祖母的情况危险:

“供养无主”“刘病日笃”;如何机智又得体地say:NO!!!;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是显性的“感恩”和“表态”。那么有没有隐性的表达?;2.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以孝治天下”是晋朝的治国方略。

《群书治要》中记载:“孔子曰:事亲孝,故孝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晋武帝高举“孝”之大旗,宣称“以孝治天下”,根本目的还是要以孝劝忠,移孝作忠。;;怎样陈情?——第四段;;;3.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如何机智又得体地say:NO!!!;;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即可。);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可译为“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人讳言“死”;鳏:老而无妻。

寡:老而无夫。

孤:少而无父。

独:老而无子。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①斩衰cuī,是最重的丧礼。一般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着粗麻布衣服,不缝边,手拿哭丧棒(父以竹,母以桐),脚穿草鞋,丧期三年。

②齐衰zīcuī,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有别于斩衰的毛边。一般已嫁女为父母,孙子、孙女为祖父母,重子、重女为曾祖父母,为高祖父母,均服齐衰。丧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

③大功。用粗熟麻布制成。一般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服丧,均服“大功”。丧期九月。

④小功。用稍粗熟麻布制成,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丧期五月。

⑤缌sī麻。衣用精细熟麻布。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丧期三月。

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梳理:

先秦(养士即门客制)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及以后(科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一、表示任职

任、征、授、拜、举、起、简、进、拔、辟、赐、选、复、仕、迁、除

二、表示升官

升、陟、擢、徙、加、提、晋、迁(升级、降级、平调三种情况)

三、表示降职、免职

贬、谪、出、罢、黜、放、夺(因过失而解职)、免、窜、左除、

左迁、革、褫(皆为“革除”,撤职查办。)

四、表示调动

调、转、徙、改、补、累迁(多次)、出、放、入

五、表示兼职

领、判(高位兼低职)、摄、权、假(暂时代理)、行、署(代理官职)、兼(同时掌管)、知、主(无官职变动,表掌管执掌)

六、表示退休辞官

告老、请老、乞骸骨、致仕、解官、乞身、移病、谢病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权倾朝野,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máo],其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