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 (9).ppt
文件大小:1.2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58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A.好逑.(qiú)荇.菜(xìng)窈.窕(yáo)B.悠哉.(zāi)辗.转(zhǎn)蒹葭.(jiā)C.未晞(xī)芼(mào)溯.洄(shù)D.道阻且跻.(qí)湄.(méi)琴瑟.(sè)B1星题积累应用点拨:A项“窈”应读yǎo;C项“溯”应读sù;D项“跻”应读jī。12345678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水中的陆地配偶求取茂盛的样子逆流而上艰险干水中的小块陆地123456783.填空。早西周春秋305风雅颂1234567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2345678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露未已在水之涘12345678窈窕淑琴瑟友之白露未晞在水之湄女123456782星题阅读理解(一)阅读《关雎》,按要求答题。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案:运用了比兴手法。借雎鸠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继而想到那位美丽娴静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12345678【变式问·不同问法答案略有不同】小童认为,诗歌首章与后两章吟咏的内容并无太多联系。请你说说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以及它的作用。答案:比兴手法。首章以雎鸠鸟为比的对象,兴起君子追求淑女的想法。借助鸟的行为引出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期盼。12345678(二)[许昌期中改编]阅读《蒹葭》,完成练习。7.《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答案:《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做了铺垫,渲染了气氛。12345678【多角度问】《诗经》流传千年,因其独特的音乐美、意境美传唱至今。请以这首诗为例,谈谈这两种美是如何体现的。答案:示例一:音乐美体现在四字一句,两字一顿,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意境美体现在诗歌选取“蒹葭”“白露”“霜”等意象,写出芦花随风飘荡、摇曳不定,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渲染了一种凄清迷离的氛围,给人以朦胧的意境之美。示例二:音乐美体现在诗中“蒹葭”是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是叠词,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吟诵起来,朗朗上口。意境美体现在诗歌以景起兴(情景交融),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出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情由景生,景带情韵。1234567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练习。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4页第8题。重章叠句12345678以“桃”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写果实饱满,又寓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儿孙满堂、家族兴旺。这样写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意思对即可)12345678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