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24唐诗三首第六单元A.挂罥.(juàn)翩.翩(piān)邺城戍.(shù)B.塘坳.(ào)老妪.(yù) 口称敕.(chì)C.两鬓.(bìn)突兀.(wù)辗.冰辙(niǎn)D.布衾.(jīn)幽咽.(yè) 风怒号.(háo)D12345678910111213点拨:D.“布衾”的“衾”应读qīn。故选D。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投宿防守一会儿阴沉迷蒙的样子遮盖,掩护谋求吆喝同“值”,价钱12345678910111213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2345678910111213(一)阅读《石壕吏》,完成练习。ⅡⅡⅡ诗歌研读12345678910111213点拨:用韵比较自由,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的诗,叫古体诗。123456789101112135.体会“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妙处。答案:“独”字暗示老妇人已经被差吏带走了,表现了老翁的凄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12345678910111213点拨:该诗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没有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123456789101112137.从修辞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用粗棉布做的被子已经盖了很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123456789101112139.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所有的情感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卖炭翁这种底层劳动人民怎样的态度?试结合诗中对卖炭翁的某一处描写进行分析。答案:表现了诗人对卖炭翁这种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示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描写,把卖炭老人烟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两鬓灰白与“十指黑”突出其年高与劳苦,让人为之心酸。12345678910111213(四)[盘锦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ⅡⅡⅡ对比阅读12345678910111213[甲]《石壕吏》(见课本)
[乙]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点拨:D项中的“【甲】诗抒情中记叙”说法有误,【甲】诗记叙中抒情。12345678910111213(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12345678910111213[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课本)
【乙】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2.【跨学科综合】欧阳修曾提出“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说诗人处于困顿境况,往往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结合以下材料及具体作品说明理由。12345678910111213答案:示例:赞同。从教材所选篇目来看,多数作品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经历了战乱,颠沛流离,对家人、好友的思念,对天下百姓的同情,使得杜甫的作品情感充沛,直抵人心,如《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而这些作品也成了杜甫的代表作。这恰恰证明了“诗穷而后工”的说法。12345678910111213(六)[沈阳第一二六中学期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12345678910111213[甲]《卖炭翁》(见课本)
[乙]买花
白居易
帝城①春欲暮,喧喧车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