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3最后一次讲演 (3).ppt
文件大小:1.45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3.59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时代,更是为美好时代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们要勇敢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秉持“不负韶华”的信誉,心怀“无我赤诚”的勇气,12345678910111213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青春壮志不断奋勇前行,不断披荆斩棘.,不断拼搏奋斗,让“青春之花”zhàn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过程中璀璨xuàn丽,让拼搏奋斗成为我们青春不可磨灭的“底色”。12345678910111213(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答案:可将“信誉”改为“信念”。yǔjí绽绚12345678910111213A.使命担当 B.奋勇前行C.披荆斩棘 D.拼搏奋斗点拨:B项是偏正短语,其他三项都是并列短语。B12345678910111213①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②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③无耻啊!无耻啊!A.借代设问排比 B.比喻反问反复C.借代反问反复 D.比喻设问排比C12345678910111213为激发爱国热情而演讲,为振兴中华民族而演讲12345678910111213闻一多李公朴12345678910111213?Ⅱ?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6.“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一句中,“打”“杀”“偷偷摸摸”“暗杀”等字词,表达了演讲者的什么感情?【变式问·不同问法相同答案】从字词角度赏析“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一句话。答案:“打”“杀”“偷偷摸摸”“暗杀”等字词揭露了反动派见不得光的暴行,使语言富于变化,表达了演讲者对反动派暴行的憎恨。123456789101112137.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连用三个“无耻”,反衬三个“光荣”,“无耻”和“光荣”这对反义词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表达了演讲者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123456789101112138.一般情况下,演讲词具有有的放矢、须考虑听众对象、观点集中鲜明、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等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谈谈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演讲词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3答案:围绕李公朴先生被害事件,本文作者面对在场的昆明的青年展开演讲,可谓有的放矢。说到李公朴先生,语气热情,满怀崇敬,反复称颂他“光荣”,他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他的血“不会白流”。歌颂人民的力量,语气更是热情洋溢,再三强调“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可谓感情深厚充沛。另外,整篇演讲词交替使用大量的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感情强烈而充沛,语言通俗生动。作者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有力地配合讲演者思想感情的表达。综上,本文很好地体现了演讲词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3?Ⅱ?拓展阅读[立德树人·知古鉴今,奋发图强]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8-50页第9-12题。9.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体现出鲁迅先生的哪些用意?(4分)答案:用自嘲的态度,表现自己因支持革命而遭受的诬蔑,用幽默的语气,推测自己此后可能还会继续遭受诬蔑,并表现出了自己对敌人所使用的这些下三烂手段的无所畏惧;同时向听众解释了自己所遭受的诬蔑的根源,端正了视听。1234567891011121310.第②段传达出鲁迅先生的哪些情感?(2分)答案:对于丧失了斗争对象的生活,感到空虚、无聊、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