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课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提升学生运用证据支持观点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全球视野,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4.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
①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变化,如福利国家制度、全球化趋势等。
②掌握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和策略,以及这些措施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①
①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原因,包括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②评价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效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辨,如改革是否真正缓解了社会矛盾,是否促进了国家发展等。
②培养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历史背景,详细讲解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历程和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措施的效果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改革策略和成效。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或视频资料,直观展示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过程。
2.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了解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现状。
3.实物教具:展示相关历史文献、图片等实物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的社会和经济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
-提出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战后重建后,是否还在继续发展?它们的变化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介绍资本主义国家在新时期的经济改革,包括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等方面的变化。
-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调整,如福利国家的兴起、多党制的发展等。
-探讨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政策上的新变化,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通过案例讲解,如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欧洲的福利国家模式等,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内涵。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分享讨论结果。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具体的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案例,让学生分析改革措施的效果和局限性。
-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几个主要方面。
-鼓励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对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提出课后思考题,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5.作业布置(5分钟)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进一步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收集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小组展示,分享对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个人看法。
知识点梳理
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
-私有化: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推行私有化政策,将部分国有企业转化为私有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化:放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鼓励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调整
-福利国家兴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国家制度,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减轻社会矛盾。
-多党制发展:多党制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竞争更加激烈。
3.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策改革
-教育: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领域进行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率。
-医疗:医疗改革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全民医疗保障。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