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旭日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
3.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归纳总结化学规律,形成科学的方法论。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和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化学知识,包括物质的基本概念、元素的符号和性质、简单的化学反应等。他们对于化学实验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还缺乏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对化学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化学实验普遍感兴趣,因为实验直观、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倾向于动手操作的学习者,也有偏好理论学习的学习者。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能会遇到实验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或者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正确解释实验现象。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忽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因此,本节课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以及提高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以便查阅相关章节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酒精灯、试管、烧杯、镊子等基础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每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操作台附近放置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化学实验的图片,如燃烧、溶解、反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巡视指导。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实验原理讲解: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如化学反应、物质变化等,确保学生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知识。
2.实验步骤演示: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实验器材的使用等。
3.学生观察: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实验现象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针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学生提问:学生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耐心解答。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学生反思: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实验设计与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效果。
2.实验与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实验原理讲解(5分钟)
-实验步骤演示(5分钟)
-学生观察(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实验现象分析(5分钟)
-小组讨论(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学生提问(5分钟)
-教师点评(5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