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感受祖国的心跳 第五课 小康家园 第3框全面小康,还远吗?说课稿 人民版.docx
文件大小:17.9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3.85千字
文档摘要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感受祖国的心跳第五课小康家园第3框全面小康,还远吗?说课稿人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感受祖国的心跳第五课小康家园第3框全面小康,还远吗?说课稿人民版

教学内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感受祖国的心跳第五课小康家园第3框全面小康,还远吗?》

本节课内容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和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程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目标和意义,理解全面小康社会与个人梦想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学习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和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关心社会进步的情怀,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对全面小康社会这一概念也有初步的认识。然而,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实现路径和面临的挑战等深层次问题,学生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有较高的关注,他们对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实践体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可能存在偏差,难以把握其核心要义。其次,在分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挑战。此外,学生在辩证思维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难以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感受祖国的心跳》第五课《小康家园》第3框《全面小康,还远吗?》。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图片、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相关数据图表以及相关教育视频。

3.教学准备:设计板书、教学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教室布置:营造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教学环境整洁、舒适。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图片,如高铁、城市化进程、科技创新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兴趣。

2.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关于国家发展的知识?请举例说明。”通过回顾旧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目标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与个人梦想的关系。

2.举例说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

三、巩固练习(约15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

2.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指标和目标。

2.撰写一篇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1.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内涵、目标和意义。

2.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个人责任。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