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词诵读之《拟行路难(其四)》说课稿-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古诗词诵读》说课稿(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5.5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古诗词诵读之《拟行路难(其四)》说课稿-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古诗词诵读》说课稿(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拟行路难(其四)》说课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然而,由于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意境深远等特点,学生在理解和诵读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节课所选《拟行路难(其四)》是李白的作品,诗中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感慨,情感表达丰富,意境深远。

从学生层次来看,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但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以及相关文学常识掌握较好,但在能力方面,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解读能力相对较弱。

在素质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古诗词的难度而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行为习惯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较好,但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复习方面存在不足。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古诗词朗诵音频资料。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库、网络学习平台。

3.信息化资源:古诗词相关背景资料、李白生平介绍、诗歌赏析文章。

4.教学手段:板书、PPT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李白的诗歌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帮助学生复习相关概念。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拟行路难(其四)》的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结构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其他李白的诗作,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风格。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3.新课呈现(续)(约15分钟)

讲解新知: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解释其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结合具体诗句,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互动探究: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改写诗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拟行路难(其四)》中的诗句,进行朗诵比赛。

教师指导:观察学生的朗诵表现,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诵技巧。

5.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诗歌中的文化背景,如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学流派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6.巩固练习(续)(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拟行路难(其四)》的赏析文章。

教师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7.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重点和技巧。

提醒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8.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挑选一首进行鉴赏,并撰写赏析文章。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李太白全集》:收录了李白的全部诗作,包括《拟行路难(其四)》在内的多篇作品,便于学生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唐诗三百首》:选录了唐代诗歌的精华,其中包含李白的《将进酒》等名篇,可以帮助学生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之间的风格差异。

-《李白传》: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对《拟行路难(其四)》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如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个人情感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诗作,进行比较阅读,探讨李白诗歌中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模仿李白的风格,创作一首古风诗,以此加深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掌握。

-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诵自己或他人的诗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线上或线下的古诗词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与古诗词相关的影视作品、音乐会等,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丰富对古诗词文化的认识。

3.结合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以下拓展活动:

-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如“行路难”、“金樽清酒”、“白日依山尽”等,探讨其象征意义和艺术效果。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抒情手法,如直抒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