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框悄悄变化的我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中的第1框“悄悄变化的我们”。本框主要围绕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会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培养健康的青春期心理。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形成积极健康的青春期心态。
2.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的变化。
3.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应对青春期的情绪波动。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a.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特点和表现,如身体发育、性征出现等。
b.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表现,如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等。
c.正确认识和处理青春期矛盾,如与家长、同学的沟通问题。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a.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避免产生自卑或焦虑情绪。
b.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变化,学会调整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c.教会学生有效沟通技巧,改善与家长、同学的关系,促进人际和谐。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青春期变化的基本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青春期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心得,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青春期变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2.网络资源:引入网络资源,如青春健康网站,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3.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成长的视频,引发学生共鸣。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有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经历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青春期生理变化
-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特点和表现,如身体发育、性征出现等。
-分析青春期生理变化对个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接纳自己的身体变化。
-用时:5分钟
2.青春期心理变化
-讲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表现,如情绪波动、自我意识增强等。
-分析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调整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用时:5分钟
3.青春期人际交往
-讲解青春期人际交往的特点,如与家长、同学的沟通问题。
-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改善人际关系。
-用时:5分钟
4.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交流解题思路和心得。
3.答疑环节:针对学生在练习和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总结课堂提问,强调重点内容。
-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学生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3.教师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用时:5分钟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2.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用时:5分钟
教学创新点:
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青春期变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2.引入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
3.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