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跨学科主题主题六在身边发现历史
【关联内容】中国现代史教学提示:①开展社会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获取多方面信息,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形成调查报告,进行交流。②开展口述史的学习活动。通过对家庭中的长辈进行访谈,搜集家庭的老照片和老物件,查阅相关的历史记载,形成口述史的材料集。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主题,撰写口述史文章。
命题导向1.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遗迹,运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知识,解读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精神价值2.展现身边常见的绘画、钱币、邮票、图片等,分析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时代风貌等3.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可设计形成调查报告、调查问卷等情境,来探究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好题精练】为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某校以“发现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调查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调查方式问卷、访谈、资料收集问卷
访谈1978年我大姐结婚,嫁妆是“八大件”,即高、低柜,大、小箱子,一头沉桌子,一吃饭小方桌,两把椅子等,婚车是新旧不等的自行车;1983年二姐结婚,嫁妆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婚车都是九成新的自行车;2013年我小侄女结婚,陪送的嫁妆是“三金及家具家电”即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冰箱、智能彩电、空调、电脑等,婚车是亲朋好友的私家小轿车。——摘编自陈燕《改革开放40年我家的变化》
资料收集调查总结及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1:请你为调查问卷补充两个调查问题。(4分。要求:有利于调查目的达成,不脱离调查对象的工作或生活实际)【答案】您认为现在的日常饮食与过去相比◎种类更丰富◎营养更均衡◎口味更多元◎其他(2分)您觉得现在的交通与以前相比◎出行更便捷◎速度更快◎更拥挤◎其他(2分)
任务2:根据调查搜集到的信息,请你完成调查总结及原因分析。(8分)【答案】调查总结:衣着从色彩和样式单调变得丰富多彩;购物从凭票限制购买到如今超市自由选购;交通方式从自行车发展为小轿车;日用电器从收音机等变为智能化、科技化家电。(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重视改善人民生活;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
6.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进程相互交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哥伦布在第一次返航时,为了防止触礁,躲开了东北信风带,在海上航行了48天。第二次航行时又逆信风北上用了93天,成为第一个发现并利用大西洋中风系的探险家。在当时航海仪器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发现了地磁的偏向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磁偏角、磁倾角)的现象。这些发现是人类首次对海洋的认识,而且很快就被后来的探险家在航海中应用。——摘编自吴长春《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1)根据材料一,简述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所运用的“智慧”。(3分)
(1)根据材料一,简述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所运用的“智慧”。(3分)【答案】善于发现、利用自然规律和地理现象。(3分)
材料二海上交通工具的演变陆上交通工具的演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较于传统交通工具有哪些进步?(4分)【答案】依靠机械力(煤炭、石油)驱动;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广;运输费用更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更小。(4分,任答两点即可)
材料三近代很多桥梁是列强侵华时所留下的,如德国造的济南黄河铁桥,俄国造的哈尔滨松江大桥等。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所编制的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方案赢得其设计权和监造权,却因为落后的经济水平,由英、德等国的公司取得了施工权。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自主设计建设了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跨海大桥。——摘编自岳子栋《中国桥梁发展历程》(3)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以来我国桥梁建设发生的变化。(4分)综上,你认为历史上水陆交通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以来我国桥梁建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