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届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件大小:715.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9.28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届山东省济宁海达行知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鼓手击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有些城市都禁止燃放爆竹,这是从噪声的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3.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疆无人机携带货物悬停在高空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人机对货物的拉力和货物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货物受到的重力和货物对无人机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和货物对无人机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 B.陶瓷碗 C.橡胶鞋 D.人体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B.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6.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已经能够支持语音指令。智能机器人通过学习,能接受司机的语音控制,完成部分操作,但不接受乘客的语音指令。智能机器人能识别是否是司机发出指令,是通过司机语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7.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8.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目前人类获得核能有两条途径,即裂变和聚变

C.核发电是利用核的聚变来实现的

D.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核废料具有放射性

9.下列实验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B.C.D.

10.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请阅读《误差分析》回答题。

误差分析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任何物理实验测量中都存在误差,它不等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少。在实验的评估环节,要进行误差分析。

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系统误差可能是由于仪器结构上不够完善或仪器未经很好校准等原因会产生误差;也可能是由于实验本身所依据的理论、公式的近似性,或者对实验条件、测量方法的考虑不周造成误差;还可能是由于测量者的生理特点,例如反应速度,分辨能力,甚至固有习惯等造成的误差。

以上都是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结果向一个方向偏离,其数值按一定规律变化。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系统误差的特点,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它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现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这种类型的误差叫做偶然误差。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测量点的位置不准确,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电源电压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微小变化,因此偶然误差难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并且用它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能够比较好地减少偶然误差。

下面是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砝码、小烧杯和量筒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酸奶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酸奶的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

④根据公式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