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跟着课文学点题技法(点题技法四大维度 10招技法 15项情景化训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之跟着课文学写作(全国通用).docx
文件大小:66.1 KB
总页数:3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1.36万字
文档摘要

PAGE2/NUMPAGES36

考场高分作文夺分技法深度点拨

专题一:写作手法

第2讲跟着课文学点题技法

点题技法四大维度+10招技法+15项情景化训练

一、导语:点题技法——作文的指南针

点题的重要性

(1)点题是作文的灵魂

点题是作文的核心,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文章主题的明确表达,更是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中心的关键。在中考作文中,阅卷老师需要在短时间内评判大量作文,而点题能够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出合理的评分。点题就是文章的“警策”,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2)点题是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中心的关键

在中考作文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篇作文的评判。点题能够帮助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避免因文章内容繁杂而导致的误判。通过点题,阅卷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题,从而给出更加准确的评分。

(3)点题的具体作用

根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点题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点题不仅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能够展示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开头点题:在文章开头明确点出主题,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中间点题:在文章中间部分点题,强化主题,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结尾点题:在文章结尾呼应开头,升华主题,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高频点题:在文章中多次点题,强化主题,避免跑题。

点题的层次

基础层次: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进阶层次:中间点题、高频点题

高阶层次:复沓点题、变化点题

点题的目标

让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中心

让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让文章主题更加突出

二、概念详解:点题技法的四大维度

(一)开头点题

1.定义

开头点题是指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明确点出文章的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为全文奠定基调。开头点题能够帮助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避免因开头冗长或模糊而导致的误解。

(1)课文范文《背影》——朱自清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点题分析:

开篇直接点出“父亲的背影”这一主题,并通过“最不能忘记”这一情感表达,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操作要点: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通过情感表达增强开头的感染力。

(2)课文范文《紫藤萝瀑布》——宗璞

原文: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点题分析:

开篇通过“停住了脚步”这一动作,暗示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关注,为后文对紫藤萝的描写和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操作要点:

通过动作描写点题,增强画面感。

语言简洁,避免冗长。

(3)课文范文《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原文: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点题分析:

开篇直接点出“双腿瘫痪”和“脾气暴怒无常”这两个关键信息,为后文母亲的无私关爱和作者的悔悟奠定基础。

操作要点:

通过关键信息点题,增强开头的冲击力。

语言简洁,避免冗长。

(4)课文范文《散步》——莫怀戚

原文: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点题分析:

开篇直接点出“散步”这一主题,并通过“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一人物介绍,为后文的家庭温情和生命哲思埋下伏笔。

操作要点:

通过具体场景点题,增强画面感。

语言简洁,避免冗长。

(5)课文范文《老王》——杨绛

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点题分析:

开篇通过“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这一具体场景,点出“老王”这一主题,并通过“说着闲话”这一细节,暗示了作者与老王之间的平凡而温暖的关系。

操作要点:

通过具体场景点题,增强画面感。

语言简洁,避免冗长。

3.操作要点

开门见山:在开头直接点出文章的主题,避免冗长的铺垫。

具体意象:使用具体的意象或场景点题,避免抽象空洞。

情感表达:通过情感表达增强开头的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语言简洁:语言简洁有力,避免冗长。

4.学生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

问题1:开头冗长,迟迟不点题

改进建议:删减不必要的铺垫,直接点题。

示例:

原句:“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难忘的事情,但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运动会。”

修改:“那次运动会,是我记忆中最难忘的时刻。”

问题2:开头抽象,缺乏具体意象

改进建议:使用具体的意象或场景点题。

示例:

原句:“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家乡的山坡上开满了野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问题3:开头平淡,缺乏情感表达

改进建议:通过情感表达增强开头的感染力。

示例:

原句:“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修改:“我的父亲,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二)结尾点题

1.定义

结尾点题是指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并升华主题。结尾点题能够帮助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为全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通过结尾点题,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情感更加深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课文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