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第23讲自然地理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的形成与差异性
自然带是地域分异的直观体现。
自然带概念: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的命名: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醒】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4)自然带之间没有清晰明确的分界线。各自然带之间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清晰的分界线,如草原带和荒漠带之间为草原带—半荒漠带—荒漠带。
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
分布及说明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
①大陆的低纬地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②大陆的高纬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垂直于海岸线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平行于海岸线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④看主导因素:水分。
即学即练:(一)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洋流 B.地形洋流C.纬度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
(二)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气候多样、植被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与物候观测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M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常绿阔叶林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D.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4.下列物候观测站生长季最长的是(???)
A.会同站 B.大兴安岭站 C.北京森林站 D.奈曼站
5.奈曼站东西两侧地带性植被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三)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年大联考地理试题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北部,上游河源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且降水稀少;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主要为冲积平原。流域内地貌类型多样,水热分布不均,植被类型多样。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植被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③④⑤表示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寒草甸、热带雨林、温带草原
B.常绿阔叶林、温带草原、高寒草甸、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
C.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高寒草甸、常绿硬叶林、温带荒漠
D.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高寒草甸、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
7.影响①→②→⑤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海拔 C.水分 D.昼夜温差
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
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
(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特别提醒】
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