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以及新兴国家的发展特点。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导入环节,引发学生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分析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3.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新兴国家的发展过程,强调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
4.对比分析新兴国家的发展道路,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
5.总结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历史思维、历史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具体目标如下:
1.历史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发展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2.历史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3.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新兴国家的发展道路,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世界历史的基本框架,了解了殖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和殖民扩张的基本过程。此外,他们还接触过一些关于民族解放运动和新兴国家独立的知识,为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历史事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世界历史的变化和发展有一定的兴趣。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历史现象。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对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理解不足,可能难以把握整体趋势。
-对于新兴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特点,可能缺乏足够的实际案例支持,难以形成深刻认识。
-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过于关注表面现象,忽视背后的历史规律和深层次原因。
-需要引导学生跳出单一的民族视角,以全球视野来理解历史发展。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结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下: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历史角色,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殖民体系的瓦解对新兴国家的影响。
-案例研究:选取几个典型的新兴国家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发展道路和成就。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和新兴国家发展的挑战。
3.教学媒体使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历史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引发学生对殖民历史的思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关于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知识,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世界殖民体系的概念、形成过程以及瓦解的背景和原因。
-举例说明:通过分析印度独立运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等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和影响。
-互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殖民体系瓦解对新兴国家发展的影响,以及新兴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列举几个新兴国家的发展特点和成就,并进行分析。
-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兴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一道思考题: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你对新兴国家发展的看法和认识。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