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年下学期三月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考试范围: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陕西省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下列各项中,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鼎盛时期
B.基本具备了初始国家的形态
C.呈现出原始人群的典型特征
D.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
2、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认为,富国只有重农的思想是片面的,工商同农业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又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提出治国必须守重,要加强粮食、盐、铁、酒等物资的积累。这一认识()
A.导致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促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改变了国家与民争利的局面
D.标志着无为而治政策的改变
3、宋初在方镇(藩镇)取消之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管理三百多个统县政区,于是设路来实行间接管理,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当,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系统,隶属于不同的中央机构。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初期()
A.创新制度加强地方治理
B.地方行政层级划分的混乱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D.推行重外轻内的治国理念
4、康熙二年(1663年),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富商庄廷珑雇人编纂了一部《明史》,其中对天启、崇祯两朝中所涉及的建州女真与明朝关系如实写出,便被看作是有意反清,所系之人皆被诛杀。该史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A.不承认前朝的历史 B.专制集权强化
C.商人不被官方信任 D.思想控制加强
5、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于英美战争,英国兵船竟在中国海面任意拘捕美国商船,引起中英之间的纠纷,英国乘机提出许多要求,如反对清朝地方官行用文书称外国“蛮夷”等。清朝地方官答复:“‘蛮夷’二字,系外国统称,并无轻侮之意……岂可推敲字句?”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获得兵船自由航行权
B.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C.清朝中央权力呈下移倾向
D.传统的夷夏观念依然存在
6、1903年,清政府为了奖励华商公司颁布章程,规定集股5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者,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1907年,又将最低标准降至20万元,最高标准降至2000万元。但据统计,1907年仅有一人获奖,1908年有两人获奖。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统治者依然坚持抑商政策
B.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C.政府的奖励举措脱离实际
D.新型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
7、1921年1月,北京大学先进学生组织在北京郊区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学校章程规定,学校是专为“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子弟”增进知识而设,“不论年龄大小和识字与否,都可入学”“概不收学费”。这()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说明工人开始具有学习意识
C.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D.表明救亡理念得到群众认可
8、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党广播电台等媒体发布了大量谣言,包括红军攻占了西安并杀人放火、掳掠青年男女,蒋介石已经被枪毙等。史沫特莱深入西安,发表了很多文章,积极向世界传达西安事变的真相。史沫特莱的做法()
A.阻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C.体现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D.有利于中共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9、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枣园召开会议,对和平谈判期间各条战线的工作进行安排,确定了“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以斗争达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短期工作方针。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反对内战坚持和平建国
C.争取政治谈判有利地位 D.贯彻工农武装割据路线
10、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