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师德演讲稿
师德是教师必须要拥有的道德,是身为教师在教书育人上不可或
缺的品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歌颂师德演讲稿”,仅供参
考,欢迎大家阅读。
歌颂师德演讲稿(一)
同学们:
大家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
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
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
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
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
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
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
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
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
“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
“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
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
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
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
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
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就曾花xx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
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
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
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
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
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
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
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
蓝天!
歌颂师德演讲稿(二)
尊敬的领导及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到世纪
之交的今天,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艰巨任务,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也提
出了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和决
心。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
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
事业。在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
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
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
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
“园丁”、“蜡烛”、“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虽工
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
听了他们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
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
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
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又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
长。忘不了已有花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教师的帮助;
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老师;忘不了他们
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而今,新的
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们一定会用自己
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是春蚕,
播种春天的希望。
老师是红烛,
映红孩子的脸庞。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