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统美学元素与当代艺术.pdf
文件大小:104.9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2.15千字
文档摘要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深厚底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如何将先辈们几千年来总

结的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规律和成果运用到当代的艺术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的话题。

关键词:传统美学;元素;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美学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

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

魅力正熠熠生辉。在当代艺术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随之而来的新思想、

新观念,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艺术作品也越来

越远离民族个性。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妙手天成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出来,既要尊重

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还能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是当代

艺术表现所追求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传统美学元素的表现

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中充满生命活力之美。如纹饰里面的动物纹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原始

图腾的形象。反映的夔龙纹、夔凤纹等,都是根据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圣之物的龙、凤

演化而来的,风格迥异,并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记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

不论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新实践

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达形式。无论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

时期的青铜,还是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或是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

的瓷器、家具,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纹饰、戏装、面具、木版年画等等等等,都充分

体现出了或是灵巧,或是简约,或是精致,或是工整或是粗放或是热烈或是娟秀,或是质朴

或是奢华的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水墨还是板刻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

剪纸还是色彩艳丽的木版年画,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为当代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

装饰素材。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化的道路,就必须要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向传统美学

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发挥,使中华传统美学设计元素用在当代艺术中既具有“民族个

性”又有“时代个性”。这样,我们的现代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二、传统美学元素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同时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也是世界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之众多,中国文化

早已向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影响之深之广,其市场潜力之不可估量,可想而知。中华

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及在世界文化中所占的比例之重,也就决定了要将中华传统

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前景是无限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比如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威尼

斯派最杰出的画家之一的乔凡尼?贝尼所作的《众神聚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的理想

世界的真实写照。画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诸神所用的器皿都是源自于中国宋代所烧制的青花瓷,

可见当时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名声远播以及在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崇拜之情和

向往之意。

三、当代艺术大量运用传统美学元素的原因

当代艺术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大致有两种。一方面是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

由创新;另一方面,一些有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存有深厚感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一种责

任感。

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不断丰富发展,经济活动方式的不断改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迅

猛,大众传媒也日益增多,我们必须在全球化意识和人类文明双重体系的大前提下不断汲取

和吸收不同文明的构成中的良性基因,以敏锐、超前、综合的理念与世界的视觉语义相接轨,

在注重客观与尊重自然的前提条件下,把人们迷恋传统造型的“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平

淡之中开拓本民族的文化进程,最终建立以民族性优良品格为脉络的基础“有机”体系。

四、当代艺术融入传统美学元素的必要

当代艺术要有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在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文明融入当代艺术当中的同时,

还要有本民族新的文化,这样才能在推动和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文化的发展有推动作

用。否则中华民族将会失去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那我们又将凭借着什么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呢?

我们必须要善于抓住传统美学元素的精髓之处,将其融会贯通。将中华传统美学元素融

入到中国当代艺术中,这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双层融入,传达艺术与所承载的文化

内涵和之间的意义。

中华传统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之后,逐步形成了各具典型的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

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符号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被流传广泛

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等,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乡土味及其浓郁

的图形元素是民族美学元素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