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导论之戏曲第1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释义第2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它历史悠久,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第3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萌芽形成发展成熟繁荣革新星宿争辉发展阶段第4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第5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第6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第7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第8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明末清初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第9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10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的革新期第11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代戏曲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第12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