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古文阅读与理解能力培养策略解析.docx
文件大小:38.9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3.26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古文阅读与理解能力培养策略解析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摄:_________②俟:_________③撰:_________④俟: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文中提到“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句话体现了子路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中提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5.文中提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这句话体现了曾皙怎样的治国理念?

6.文中提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这句话体现了公西华怎样的品质?

7.文中提到“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句话体现了曾皙怎样的性格特点?

8.文中提到“夫子哂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态度?

9.文中提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情感?

10.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二、古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四、古文句子辨析

要求: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吾与子游久,共其饥谨/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付之于卿

B.曰:“噫!予畴昔之夜,梦坐于室,而见客焉。/客从外来,予欲观之

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作奸犯科,为盗贼

五、古文断句

要求:阅读下面文言文,断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故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古文内容理解

要求: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这句话说明子贡认为听到什么就应该立刻去做。

B.子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父亲是家庭的支柱,丈夫是家庭的支柱。

C.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说明君子在不同年龄段要戒除不同的恶习。

D.子曰:“君子不器。”——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君子不应拘泥于一种技能或职业。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古文阅读理解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摄:夹持,夹在中间

②俟:等待

③撰:陈述,表述

④俟:等待

解析思路:根据文意,摄乎大国之间,指的是夹在大国之间,故摄的含义为夹持;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中的俟表示等待;三子者之撰,中的撰表示陈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的俟表示等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到饥荒。”

解析思路:理解句子大意,注意关键词“率尔”、“摄乎”、“加之以”、“因之以”的翻译。

3.文中提到“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句话体现了子路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勇猛、果断、有远见。

解析思路:分析句子中的“为之”、“比及三年”、“有勇”、“且知方也”,可以得出子路性格勇猛、果断、有远见。

4.文中提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这句话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