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
文件大小:64.1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6.54千字
文档摘要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原则

保证质量的原则是: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质量具有否决权。

二、三标一体化管理方针

质量、环保、安全并重,

方针、目标、措施预控,

遵章守法,文明创新:

——保护生态环境,

——关爱员工健康,

——铸造品牌工程。

三、质量目标

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和单位工程优良率分别达到95%以上。最终确保工程竣工验收优良率达90%,顾客满意度达85%。

四、质量保证措施

㈠思想保障措施

1、密切配合,宣传优质建成绕城公路的重要意义,树立建设工程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把创优工作列入各级会议的重要议题,总结创优经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创优工作健康发展。

3、在评先、评模劳动竞赛评比中,把质量创优作为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㈡组织保障措施

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经理亲自抓。实行项目经理和总工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使创优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2、健全技术管理机构

建立以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实行技术人员岗位承包责任制,逐级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项目部配备相应的高级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技术保障和技术攻关。各专业施工队的技术员负责现场质量和技术工作。

3、在施工中运用网络技术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期前提下,搞好资源优化;严格按照网络计划组织实施,使整个工程随时处于受控状态,提高施工效率,做到环环相扣,均衡生产。

4、完善技术管理措施,认真校对设计文件,对一线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对重难点工程下发《作业指导书》,明确质量标准。工前进行岗位培训;施工中做好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查、隐蔽工程、试验报告、障碍物拆除等原始记录和照片;工程完工后及时编制完整的竣工文件和竣工图纸。

5、建立健全严格的自检制度

⑴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检测小组,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施工安全质量监察员,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真正使创优计划落到实处。

⑵工地设立常规的能满足工程需求的工地试验室,配备完善的试验、计量设备,建立严密的检查制度和检查程序,组织有责任心、业务过硬的人员专职负责。

⑶施工过程中自觉接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监督,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质量大检查,严格奖罚制度,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⑷严格执行队旬检、项目部月检、总公司季检的日常抽检制度,每次检查都用优质工程标准进行对照。

⑸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施工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相应的质量记录表格,双方签字。

⑹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有关标志须进行定期复测检验,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⑺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部内分两级进行,先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做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

㈢经济保证措施

1、开展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奖优罚劣;

2、赋予质检工程师经济处罚权、奖励权。

㈣技术保障措施

1、上场后,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制定各类工艺和质量标准细则,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组织施工。

2、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由总工程师、工程部长牵头,专业工程师复核每份图纸,填写审核意见。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进行: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

3、认真贯彻“三标一体化”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国际标准化。

4、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积累,同时满足验交的要求。

5、各工程项目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落实,抓好重要工艺流程、重点环节的摄影和编辑,为申报优质工程积累资料。

6、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合创优。按规定频率整理各类资料并完善签证手续。

7、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工艺水平。

8、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㈤施工保证措施

1、路基

⑴施工前按《测规》规定恢复中线,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对地形、地质变化处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⑵首先对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对于有机质含量、液限、塑性指数超过规范标准的填料,均禁止往路基上填筑,并将路基试验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⑶原地面按规范要求清除地表杂物,平整夯实并经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