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关键制度(一)
2
3
4
5《医疗质量安全关键制度要点》明确了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18项医疗质量安全关键制度的详细内容。《要点》规定,除以紧急急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行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与。
6根据《要点》,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本机构医疗技术和诊断项目临床应用清单并定期更新,应当建立新技术和新项目临床应用动态评估制度,对新技术和新项目实行全程追踪管理和动态评估。鼓励推行病历无纸化,实行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电子病历的建立、记录、修改、使用、存储、传播、质控、安全等级保护等管理制度。医疗机构重要负责人是医疗机构患者诊断信息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诊断信息保护制度,使用患者诊断信息应当遵照合法、依规、合法、必要的原则,不得发售或私自向他人或其他机构提供患者诊断信息等。
7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照临床诊断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原则和临床途径等有关规定开展诊断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关键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医疗质量安全关键制度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断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有关制度共18项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急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汇报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8二查二安二危三级查房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急危重患者急救制度危急值汇报制度三讨三分用新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一首一会一病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
9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度1
10(一)定义?
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断管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首诊负责制度
11(二)基本规定?
1.明确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不一样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断过程中诊断服务的持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断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提议患者前去对应医疗机构就诊。?首诊负责制度
12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晰,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用积极措施负责实行急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有关科室会诊或汇报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伴或安排医务人员陪伴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络安排后再予转院。
13多发伤、复合伤或波及多科室的危重病人急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所有的有关科室须执行危重病人急救制度,协同急救,不得推诿,不得私自拜别。各科室分别进行对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
14某医院首诊处理不妥致新生儿损害被判担责案1、基本案情3月25日下年、原告张某某因怀季39周出现腰痛症状,到被告某县医院进行检查。门诊医师提议原告到该院住院部去做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显示原告妊39周,单活脸,胎盘1度。住院部医师根据超声波检查,认为原告的状况尚未到临产的时侯,未进行其他常规产科检查,规定原告先回去。原告回家后持续腰痛难忍,于第二天(3月26日)到当地某大学医院就诊,经全麻急诊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下一男婴,取名刘某某(本案原告之一),原告刘某某经当地某大学医院诊断胎粪吸人综合征、新生儿脑病、呼吸衰竭、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重度室息、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症,后原告张某某及其子原告刘某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规定被告某县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152.争论焦点被告某县医院在为两原告诊断过程与否存在医疗过错;如存在医疗过错,与否与原告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3.鉴定状况某省医学会通过鉴定,认定被告的医疗行为与新生儿窒息不存在因果关系;但被告在3月25日对原告的接诊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规定进行常规产科检查,未书写病历,存在过错;被告也未提供证据证明在当日对原告进行接诊后明确规定原告到上级医院就诊。
164.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