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析白酒包装材料防伪和造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pdf
文件大小:1.33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浅析白酒包装M料防伪和造假技术现状及通趋势

随着白酒行业的蓬勃发展,经常有千万级别甚至上亿级别的假酒案出现。因此,了和研究白酒包装材料的防伪

和造假技术、找出应对的办法,可以减少造假者的数量和假酒的产量,从而减轻假酒对白酒企业经济、名誉和消费者身

心健康的损害。

1白酒包装材料的防伪现状

1.1物理防伪

物理防伪技术有防伪结构、防伪油墨、防伪印刷、防伪材料等防伪技术。

1.2防伪结构

防伪结构集中在瓶盖和酒盒上。市面上,正品的瓶盖和酒盒,凭借其精巧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造假者的仿

制。

1.3瓶盖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白酒瓶盖从塑料或金属螺纹瓶盖,升级发展到材质多元的防伪瓶盖。现在,白酒

瓶盖上的防伪包装材料,包括组合式防伪瓶盖、瓶盖外部防伪胶帽等。

1.4组合式防伪盖

组合式防伪瓶盖因生产操作简单、结构复杂、形式多变、材质多样、容易扩展添加其他防伪手段等特点,深受白

酒企业的喜爱。组合式防伪盖从内到外的材质种类和硬度要求不一致,瓶盖内部配件之间、瓶盖与瓶口之间的配合、精

密度要求高,某些配件对材质性能、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的要求高,仿制成本较高。此外,组合式防伪瓶盖具有防逆灌

和一次性开启性能,可以避免造假者从瓶口倒入假酒、拧开瓶盖回收包装。

虽然组合式防伪盖不容易仿制,但组合式防伪盖的瓶盖卡口多为塑料树脂材质,弹性较大,造假者经常另辟蹊径,

使用为不同白酒产品量身定制的“拔盖机”拔盖,批量回收真酒瓶盖和酒瓶,以达到“以废乱真”的目的。对此,白酒企业会

在瓶盖与酒瓶接缝处打上防伪码或粘贴防伪标,并改进瓶盖材质与结构,使“拔盖机”无法无损拔盖,从而避免真酒包装

造假。

1.5防伪胶帽

防伪胶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主流防伪包装材料。防伪胶帽材质特殊,质地轻薄,更容易与其他防伪手段结合使用。

面对防伪胶帽,造假者会根据热缩胶帽遇热软化变形的特性,利用热风完整无损地“挑帽”,换掉瓶中真酒后用热风将热

缩胶帽恢复原样。但造假者的人工、时间成本高,只能对高端、名贵白酒少量回收包装使用,不方便大批量造假。因此,

白酒企业需要改进防伪胶帽的防伪技术,或通过其他防伪手段与其配合使用。

1.6酒盒

酒盒的防伪结构样式繁多,其主要原理是完好的酒盒包装与一次性开启结构有效配合,使酒盒包装无法被造假者

二次利用。

酒盒包装中最常见的是一体式结构,其防伪原理是包装的无接缝一体成型和一次性开启结构相互作用,减少造假

者无损回收真酒包装。不同的分体式酒盒有各自的特殊结构,最常见的是倒挂齿卡扣咬合、防伪钏钉钏合、一次性插扣

锁定等,这些结构可以保证酒瓶生产装盒后,造假者无法从分体连接处无损打开酒盒。

此外,一次性开启结构也是酒盒防伪的重要一环。其中,纸质酒盒通常会设置撕拉线、开启线、胶粘线等;其他

材质的酒盒有防伪钏钉钏合、防伪锁锁定,这些结构一旦遭到破坏较难复原,即使造假者胶粘修复,也会留下不规整的

痕迹。

面对现行的酒盒防伪结构,造假者有自己的“过墙梯”。部分白酒企业放弃了酒盒的结构防伪,仅靠其他防伪手段维

持。对此,白酒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材质和结构,结合其他防伪技术“严防死守”。

1.7防伪油墨

常见的白酒包装印刷油墨有荧光油墨、热敏油墨等。油墨的防伪效果与技术壁垒、配方的保密程度及印刷使用的

条件有关,只有造假者难仿制、难买到、难使用时,才能起到应有的防伪效果。

1.8荧光防伪油墨

荧光防伪油墨也是使用广泛、历史悠久的防伪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单色荧光油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白酒包装材

料,但该油墨和印刷设备很容易被造假者买到,对造假者不存在技术壁垒;多色荧光油墨技术相对单色防伪性能更好,

但市面无流通,钞券上应用的较多[1]。

1.9热敏油墨

热敏防伪油墨是对温度敏感的油墨。例如,在剑南春酒盒侧面的防伪标上,有一根红色的热敏消色条带,消费者

用打火机的火焰靠近时,条带会遇热消失,而在一段时间后,条带会恢复原状。

1.10防伪印刷

常见的防伪印刷有全息印刷、微缩印刷等。其中,全息印刷的包装材料具备3D裸眼效果及多角度多图案、造假

者较难仿制等特点;微缩印刷具有印刷难度高的特点,几乎被所有白酒企业应用于白酒关键包装材料的防伪。例如,上

海天臣结合现有印刷技术,研制出3D云膜印刷技术,该技术呈现的3D裸眼效果更逼真,甚至有多个角度、多个动作

的效果,能与各种包装材料和印刷技术结合使用,造假者难以仿制,包括剑南春酒在内的许多知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