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再生產資源的最優配置;5.1非再生資源的概念與基本特徵
一、非再生資源的概念
1、按分類,可將資源分為非再生資源與再生資源。
A、資源存在的形態B、對資源的控制方式C資源可更新特徵D按資源的用途
2、非再生資源可分為可回收的非生資源和不可回收的非再生資源,前者如,後者如。
A、鐵礦鋁B銅礦石油C煤礦天然氣
;二、非再生資源的基本特徵
特徵之一就是其非再生特性
第二個基本特徵是資源消耗的不可逆性。
可再生資源與可耗竭資源的儲藏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5.2非再生資源的開採決策模型
非再生資源的供給包含相互聯繫的三個階段:勘探(exploration)、開發(development)和採集(extraction)。
非再生資源存量有限性,決定了這類資源的優化利用就是要把企業和社會的資源利用決策過程規範化,尋求有效利用資源的基本條件,確定不同時期的合理開採規模,從而獲得最大總收益;一、社會最優利用的基本條件
條件1:從全社會角度來看,為確保資源的最優利用,任何時候自然資源產品的價格(即資源的邊際價值)都必須與失去的環境價值,邊際開採成本和邊際使用者成本等三者之和相等。
條件2:從社會整體利益角度來看,當且僅當增加一個單位原位資源的保有所帶來的好處跟所需付出代價相抵時,資源保有者將會停止別人或自己對資源的繼續開採,從而確定相應的存量規模。;霍特林定律:資源資本價值的增長率q*(t)/q(t)=貼現率r,即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必須遵循以下路線:資源價值的增長率必須等於貼現率。
二、競爭性企業最優利用的基本條件
條件1:自然資源產品的企業最優開採水準必須使資源產品價格等於邊際開採成本加上資源使用費(或稀缺租);
條件2:企業最優的資源存量水準必須使持有資源所增加的收益等於開發資源所可能增加的收益。;在近期內,企業最優的資源產品產出水準高於社會最優的產出水準(R’R),而且價格和租金較低(P’P,q‘=q)。而且企業最優的資源存量水準一直低於社會最優的存量水準(S’S)、稀缺租一直高於社會最優的稀缺租(q‘q)。為什麼?;三、壟斷性企業的資源利用
在個別??業壟斷自然資源產品市場的情況下,雖然一定程度上比完全競爭情況下能夠節約和保護資源,但是跟社會最優利用相比仍然存在過快開發利用的傾向。
為什麼?;;四、勘探活動決策模型
為了確保自然資源的勘探和開採處於最優活動水準,必須使資源使用費等於新增加—單位儲量的邊際成本。
即邊際勘探成本等於資源使用費或資源稀缺租。;五、影響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稀缺程度
(二)貼現率
(三)風險和不確定性
(四)發現新資源和技術進步
(五)制度因素
;5.3非再生資源開採稅收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一、資源收益的索取
從國家索取“資源收益”的角度來看,最突出的方法有以下四類:
①無條件拍賣(unconditionalbonusbid);
②聯合開採(jointventure);
③對產品徵稅(taxOnproducedproduct);
④對利潤徵稅(taxOnoperatingprofits)或者對資源租徵稅(taxOnresourcerent)。;二、礦山使用費(thegrossroyalty)
在傳統上,礦山使用費是在地主的地產上開發一項資源時向地主交納的費用。
三、收入稅或利潤稅
儘管利潤稅在理論上能夠很好地解決既存礦石開採中的問題,但是它確實也減少了利潤現值,因此很容易打消企業勘探新礦的積極性。
四、資源租稅RRT
;5.4典型分析:石油
一、石油儲量、生產和消費
(一)世界石油儲量和年產量
(二)中國石油生產和消費
二、世界石油市場與石油輸出國組織
(一)歐佩克(OPEC)
(二)影響卡特爾的因素
卡特爾的組織成功與否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①原油需求的價格彈性
②原油需求的收入彈性
③其他供給者的影響
;5.5天然氣價格控制(補充)
在1974年底到1975年初的冬天,美國發生了嚴重的天然氣短缺。
問題根源。1938年美國通過了天然氣法案開始對天然氣的使用進行管制。
價格管制會產生什麼影響。
(1)價格上限對供給方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
(2)在價格控制下天然氣向替代品轉換的時間提前了;
(3)並且這種轉變是突然的,相伴隨的是價格突然跳躍至更高的水準。
;(4)價格控制和替代傾向
使用合成天然氣作為替代產品。為什麼它是對經濟發展不利?
為什麼國會採用這樣一個缺乏經濟效率的政策呢?
;政府動機;結論;5.6石油:卡特爾問題;3非歐佩克成員供應商
非歐佩克石油供應商能不能影響石油價格?
針對非卡特爾供應商,卡特爾會如何制定價格策略?
4卡特爾成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