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北邮电磁场实验波导波长的测量.docx
文件大小:251.39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4.29千字
文档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

实验二波导波长的测量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2011211207

组员:邹夫、马睿、李贝贝

执笔:邹夫

目录

1.实验内容 1

1.1实验目的 1

1.2实验设备 1

1.3实验系统框图 1

1.3实验步骤 2

2.实验原理 3

3

21两点法

3实验数据与分析 4

3.1测量波导波长 4

3.1.1两点 法………………4

3.1.2直接 法………………4

3.2晶体检波特性 4

3.2.1晶体校准曲线图 4

3.2.2晶体检波率公式计算 6

3.3误差分析 6

4.思考题 6

5.实验心得与体会 7

1/7

1.实验内容

1.1实验目的

通过博导波长测量系统测出波导波长。

1.2实验设备

1.DH1121C型微波信号源

2.DH364A00型3cm测量线

1.3实验系统框图

微波信号源

隔离器

波长表

可变衰减器

选频放大器

测量线

可变电抗

2/7

1.3实验步骤

测量波导波长

1.观察衰减器、空腔波长计、主播测量线的结构形式、读数方法;

2.按照系统框图检查系统的连接装置以及连接电缆和电缆头;

3.开启信号源,预热仪器,并按照操作规则调整信号工作频率以及幅度,并调整调制频率;

4.利用两点发进行测量,将波导测量线终端短路,调测放大器的衰减量和可变衰减器使当探针位于波腹时,放大器只是电表接近满格,用两点法测量波导波长;

5.将驻波测量线探针插入适当深度,将探针移到两个波节点的重点位置,然后调节其调谐贿赂,使测量放大器指示最大;

6.利用间接法来测量波导波长λg。首先用波长计测量信号波长λo,测三次去平均值。再计算λg。测量完成后要将波长计从谐振点调开,以免信号衰减影响后面的测量;

校准晶体二极管检波器的检波特性

7.将探针沿线测量线移动,按测量放大器指示改变最大值刻度的10%,记录一次探针位置,给出U沿线的分布图形;

8.设计表格,用驻波测量线校准晶体的检波特性;

9.做出晶体检波器校准曲线图;

10.再移动探针到驻波的波腹点,记录数据,分别找到波腹点两相邻边指示电表读数为波腹点50%对应的值,记录此刻探针的位置d1,d2,根据公式求得晶体检波率n,和8所得的数值进行比较。

3/7

2.实验原理

2.1两点法

按照系统框图连接测量系统。可变电抗采用短路片,短路片的反射系数接近1。在测量线中,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为接近纯驻波的图形,只要测得驻波相邻节点的位置L1、L2,

庄1,即可求得波导波长λg。

T2T1

T2

?

?Tmin

TminTmin

Tmin

波节点的位置Tmin取T?和T?的平均值:

由上图可知,波导波长:

λg=2|T2n-TmnI

2.2间接法

理论上,自由波长λo和频率f的换算方法:

c为自由空间传播速度,约3*1010厘米每秒;

矩形波导中的H?波,自由波长λo和波导波长λg满足公式:

a为矩形波导宽边尺寸,对三厘米波导a=22.86毫米。上个实验已经用波长表测出信号波长,计算λg。

4/7

3实验数据与分析

3.1测量波导波长

3.1.1两点法

T?

T1

T?

T2

139.722mm

129.678mm

112.584mm

102.576mm

由公式λg=2|T2n-Tmn|可以计算出λg=54.24mm

3.1.2直接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f(GHz)

8.678

8.678

8.677

/

λo(mm)

34.570

34.570

34.574

/

λg(mm)

52.825

52.825

52.840

52.830

由上表可知,λg=52.830mm

3.2晶体检波特性

3.2.1晶体校准曲线图

所测量的波导波长:54.24mm波节点d?的位置:134.7mm

E/Emax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d

0

d

0

0.861

1.733

2.633

3.545

4.52

5.545

6.696

7.976

9.686

13.56

d+d?

134.7

135.561

136.433

137.333

138.245

139.22

140.245

141.396

14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