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青山处处埋忠骨》信息化教学设计new(1).docx
文件大小:713.1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9.08千字
文档摘要

研究报告

PAGE

1-

《青山处处埋忠骨》信息化教学设计new(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青山处处埋忠骨》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尝试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这些手法。同时,学生应学会如何通过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3)学生应通过学习,掌握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包括对诗歌背景的了解、对作者生平的探究以及对诗歌主题的把握。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会如何通过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通过声音、肢体语言和情感传达来表现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通过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诗歌,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讨论平台等,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搜索、筛选和整合信息,学生能够提高信息素养,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丰富知识面,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爱和平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英雄人物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担责任,奋发向前。

(3)通过对诗歌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同时,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之一是深入理解诗歌《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核心内容,包括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人物形象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需要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第二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包括如何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如何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生平来解读诗歌。这一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素养。

(3)第三个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诗歌语言,同时能够对诗歌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发展批判性思维。

2.教学难点

(1)教学难点之一是理解诗歌《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抽象的情感表达和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需要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教师的引导来逐步领悟。

(2)第二个教学难点是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解读。学生可能对诗歌中使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不够熟悉,难以将这些手法与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相联系,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例子和指导。

(3)第三个教学难点是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情感投入。由于诗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个人情感色彩,学生在理解和解读诗歌时可能会受到个人经历和价值观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而深入的阅读体验,并将个人情感与诗歌的情感相结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3.教学突破策略

(1)针对理解抽象情感和主题思想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呈现诗歌背景和情感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

(2)为了帮助学生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如制作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和互动来深入探索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此外,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作为对比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情感投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通过写作练习、诗歌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诗歌中的情感相结合,从而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引导,让他们在自由表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路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导入环节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战争年代场景的图画或播放一段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