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功效宣称评测方法》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品质消费与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发起,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归口。
(二)起草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品质消费与营商环境工委会、北京国标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合颜和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鲁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农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三)主要工作过程
1.提出背景
随着消费者对皮肤健康和美容需求的提升,皮肤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但是目前市场上对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的功效宣称缺乏统一的评测方法,产品实际功效是否与宣称一致无法判断,因此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存在困惑,影响了消费信心;虽然个别企业自行制定了内部标准,但是企业之间的测评方法不一,缺乏行业认可,导致产品功效难以比较,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很大程度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并鼓励化妆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因此,有必要站在行业权威组织的高度,制定统一的评测标准,有助于提升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公信力,避免虚假宣传,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行业信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成立标准起草组,明确责任分工
2024年7月,中国食药安全促进会牵头组织来自: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品质消费与营商环境工委会、北京国标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合颜和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鲁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农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召开立项研讨会,并成立了标准起草组,明确任务要求,进行责任分工,安排工作进度,开展标准的起草等工作。
3.收集相关资料,梳理技术价值点
标准起草组成员收集和整理了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功效测评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及有关标准,并查阅了皮肤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相关的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成果,同时和相关科研院所和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同时针对材料和以往经验进行分析汇总,从科学性、统一性、透明性、规范性等四个方面梳理了本标准的技术价值点,搭建了标准框架。
二、标准的技术指标依据和主要内容
《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功效宣称评测方法》团体标准的架构和指标设定,是基于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等多方面的考虑。具体而言:
1、架构设定
(1)科学基础:基于大量的皮肤科学研究和文献综述,确定抗皱、紧致、舒缓功效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集结了皮肤科医生、化妆品科学家和美容行业专家的意见,确保标准具有科学权威性。
(2)标准化流程:详细规定了测试方法,包括试验的具体步骤,确保评测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靠性;规定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可操作性: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实验室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测试;明确了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要求,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2、指标设定
采用高精度的皮肤扫描和分析仪器,测量皱纹的深度和长度,提供客观的量化数据;通过皮肤弹性测试仪测量皮肤的紧致度,评估产品对皮肤结构的改善效果。
《抗皱紧致舒缓类化妆品功效宣称评测方法》团体标准的架构和指标设定,旨在通过科学严谨的测试方法,确保产品的有效性,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提升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这种标准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一)确定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
1.术语定义的依据
抗皱、紧致、舒缓:依据《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国家药监局2021年第49号)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国家药监局2021年第50号)中对功效类化妆品的定义。
皱纹等级图谱:参考《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皱纹分级标准,结合临床观察制定。
2.通用要求的依据
安全性要求:基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确保产品在人体试验前通过毒理学评估。
伦理学要求:遵循《赫尔辛基宣言》(2013版)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国家卫健委令第11号),强化受试者权益保护。
试验机构与人员资质: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021修改)》,规范试验机构能力与人员专业性。
3.抗皱功效评测的依据
评估方法:采用皮肤表面纹理测试仪(VisioScanVC20plus)和面部图像分析系统(VISIA-CR),参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附件中“抗皱类产品功效评价方法”。
受试者选择:入选标准中鱼尾纹分级参考《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皱纹等级图谱,确保受试者具有代表性。
4.紧致功效评测的依据
评估方法:皮肤弹性测试仪(Cutometer?MPA580)基于吸力-拉伸原理,参考化妆品影响皮肤弹性测试方法(T/ZHCA005-2019);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