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网络生活:第14课文明上网》说课稿-2024-2025学年浙江摄影版(2020)三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网络生活:第14课文明上网》说课稿-2024-2025学年浙江摄影版(2020)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网络生活:第14课文明上网》说课稿-2024-2025学年浙江摄影版(2020)三年级下册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网络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培养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提高网络沟通能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并具备基本的网络浏览能力。然而,他们对网络内容的辨别能力、网络安全意识以及文明上网的知识较为欠缺。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网络生活充满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获取信息。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对互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如何正确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如何避免网络安全问题、如何培养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等。此外,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家庭背景、网络环境等因素,对网络生活存在误解和偏见,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纠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道德与法治》课本和相关的网络知识学习手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网络安全知识动画、文明上网的宣传片等。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准备实验操作台,以便进行网络知识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话题——网络生活。你们知道吗?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该如何文明上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二、新课讲授
1.网络的两面性
(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看看网络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学生:积极的一面有信息获取方便、交流便捷、学习资源丰富等;消极的一面有沉迷网络、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暴力等。)
2.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教师:了解了网络的两面性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文明上网很重要吗?)
(学生:文明上网可以让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还能维护网络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如何文明上网
(教师:那么,我们该如何文明上网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讨论一下。)
(学生:文明上网要遵守网络道德,尊重他人;不传播不良信息,不沉迷网络;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合理规划上网时间,保护视力等。)
4.实践操作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践操作。请大家打开电脑,我们一起进行一次文明上网的实践活动。)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网络信息筛选、文明交流等实践操作。)
5.总结提升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明上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文明上网。希望大家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学生:表示赞同,并表示会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网络的两面性、文明上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文明上网。希望大家能够把所学知识牢记在心,做一个遵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的好网民。)
四、课后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课后作业:)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将文明上网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收集有关文明上网的资料,制作一份宣传海报。
3.与家人、朋友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共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五、教学反思
(教师: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培养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网络的两面性,认识到网络既有积极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