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民日报2025年3月经典金句、时事热点评论精选.docx
文件大小:210.59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1
总字数:约8.1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1

人民日报2025年3月经典金句、时事热点评论精选

聚金句

1.知其所来,志向弥坚。

——《必须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高考角度:不忘初心,坚定志向。

2.唯其艰巨,所以伟大;唯其艰巨,更显荣光。

——《必须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高考角度:挑战,担当。

3.大道之行,壮阔无垠。

——《必须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高考角度:坚持正道。

4.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必须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高考角度:责任担当,使命奋斗。

5.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翻译:大道如砥石一样坚固而长久,行道的人视野与行动没有限界。

高考角度:坚持大道,开阔视野。

6.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左传》

翻译: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

7.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人民网《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高考角度:人才强国。

8.千秋基业,人才为先。

——人民网《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高考角度:人才强国。

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发展的国家,呼唤人才。

——人民网《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高考角度:人才强国。

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忧为忧,以百姓乐为乐。

——《以“劲”促“进”续新篇》

高考角度:不忘初心,以民为本。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

高考角度:学习与实践。

12.曾经风雪兼程,为爱归家;如今“策马”千里,为梦出发。

——《为奋斗蓄力,为未来加油》

高考角度:爱与梦想。

13.心中有家,温情绵长;心中有国,情深义重。

——《为奋斗蓄力,为未来加油》

高考角度:家国情怀。

14.一个人的奋斗,成就更好的自己;大家的共同努力,铸就集体的辉煌。

——《为奋斗蓄力,为未来加油》

高考角度:奋斗团结。

15.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用奋斗书写非凡》

高考角度:心态。

16.微光如星子,亦可凌天河。

——《用奋斗书写非凡》

高考角度:平凡壮志。

17.咬定目标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读懂中国发展的步伐》

高考角度:目标前进。

18.筑牢信仰之基,补精神之钙,稳思想之舵。

——新华网《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高考角度:精神信仰。

19.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人民日报《团结奋斗,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考角度:精神信仰。

20.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人民日报《团结奋斗,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考角度:团结、奋斗。

21.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人民日报《团结奋斗,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考角度:挑战,坚持。

22.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

——人民日报《团结奋斗,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考角度:团结奋斗。

23.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人民日报《团结奋斗,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考角度:真抓实干。

24.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人民日报《乘风破浪,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

高考角度:发展成长。

25.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中国正能量见证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高考角度:时代奋斗。

26.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

——《奏响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

高考角度:团结奋斗。

27.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

——《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高考角度:担当奋斗。

28.事实是最好的证明,行动是最有力的回答。

——《吹响春天奋进的号角》

高考角度:行动。

29.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

——《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高考角度:制度。

30.千川江海阔,风好正扬帆。

——《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翻译:千万条河流汇聚成宽阔的大海,风不大不小正适宜扬帆远航。

高考角度:百年机遇。

31.江河奔流春潮涌动,奋楫扬帆向“新”而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翻译:河流在春天里奔腾流淌,就像春潮一样涌动澎湃,充满活力和生机。我们要像划船的人一样,奋力划船,扬起风帆,朝着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前进。

高考角度:目标与创新。

聚时评

01

一个“创”字最奇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多远?10多年前,这样的问题常常成为公共话题。那时候,尽管中国制造已蜚声全球,但中国游客却还在国外抢购电饭煲,国产汽车还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

如今,热衷“中国游”的外国人,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发现了“未来感”,高铁飞驰在广阔的大地上,酒店里送餐机器人往来穿梭,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载客……甚至出现了海外消费者来中国“反向代购”。

问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