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第1课时《认识大数据》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docx
文件大小:19.3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2
总字数:约3.9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第1课时《认识大数据》说课稿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时《认识大数据》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大数据,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动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认识大数据,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同时,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此外,提升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让学生认识到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并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此前学习中已接触过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对计算机和网络有基本了解。他们可能具备基本的网络搜索、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但对于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还较为陌生。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新技术和新知识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较高。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向于视觉学习,通过图表和图像来理解概念;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听觉学习,通过讲解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大数据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大数据概念的理解较为抽象,难以从理论层面把握;二是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困惑;三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的不足,可能影响学生对大数据的正确认识和应用。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通过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网络连接、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大数据相关案例视频、在线数据可视化工具、数据集下载链接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互动式教学软件、小组讨论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城市交通拥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交通问题。

2.提出问题:大数据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派代表分享观点。

4.引导总结:引出大数据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大数据的概念(5分钟)

-介绍大数据的定义、特点、来源等基本知识。

-通过实例说明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大数据的特点(5分钟)

-讲解大数据的四个V: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性)。

-通过图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理解大数据的特点。

3.大数据的处理技术(5分钟)

-介绍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大数据处理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大数据可视化(5分钟)

-介绍大数据可视化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展示大数据可视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地图、图表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练习任务:每组选择一个与大数据相关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小组讨论:各组成员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堂内容,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堂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大数据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数据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