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2024/5
人工智能背景下长江文艺的创作与传
◆梁少锋
我们正处在一个飞快变化的年代,在人工智美。长江文艺与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
能科技(简称AI)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一股强劲的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下,长江文艺
AI艺术风潮全球刮起。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机遇与挑并存,近年来举办的“湖北省人工智
不仅深刻地塑造着当下的经济业态,也推动数字—长江文化数字
能技术展示展演”“何以长江——
艺术从奇观美学和互动美学时代迭代进入到AI大展”“长江百景”数字云展等,让我们直观地看
美学新时代,并催生出一批AI艺术领域勇于探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长江文艺创新性发展的无
索和创新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品。目前,借助于人限可能。
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艺术作品,已经涵盖绘画、音首先,人工智能背景下长江文艺的创新性发
乐、诗歌、电影、舞蹈、雕塑等领域,这种新兴、新展,体现重视自然与人类的价值上。未来的
型的AI艺术的出现,使文艺的发展前景产生了世界里,文艺活动更加紧密地与技术相结合,它
前所未有的巨大不确定性。文艺创作与传播只有是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的一种融合。从青藏高原
着眼当下,放眼看世界,掌握新技术,才能未来到巴山蜀水再到江南水乡,万古长江滋养着亘
找到出路。古而沉厚大地的同时,也孕育着延绵不绝的华夏
文明。长江的情韵,蕴含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
一、长江艺与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合长江的魂魄,彰显历史与现实的叠加中。当
AIGC遇上绝美诗词,站今天这个以数字化智
回望人类历史的长河,文艺和科技始终紧密能化为舟的大时代,溯源伟大母亲河的文化之魂
相连。从春秋国的百家争鸣到现当代的百花齐时,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象着应该如何以当代
放,从古希腊的艺术到现代的摄影术,每个时代表达呈现长江文化的一眼千年。
的文艺都受到了当时科技的影响。科技的进步不其次,人工智能背景下长江文艺的创新性发
仅改变了文艺的形式,还影响了文艺的风格和审展,体现对优秀文化的守正创新上。传统知识
028
聚光灯·第二届江文艺论坛选辑
和智慧是文明的基石,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已经慢慢消失或者已经濒临消失,持续演进的数
力,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那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同字科技成为让它重焕生机的重要手段。要让数字
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那些颠覆性的新思想和技术。文化内容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实现快速链式传
长江的文化与历史,不止来源于各类典籍和文物播,为大众提供全新的信息体验方式。同时,借助
记载的记忆深处,更应该通过一幕幕场景、一帧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技术,更准确
帧画面,栩栩如生地闪现在我们眼前。穿越千古地分析用户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定制化的推广策
奔腾而来的长江文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略,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实现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凝结着准传播。此外,面对来自世界各地多样性的文艺,
精湛的技艺与古老的智慧,更蕴含着真实可感的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结合多维信息展示、互动协
匠心精神和东方美学,也饱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作、虚拟学习等方式,确保它能够惠及所有人。
记忆。应着力撷取代表性文化亮点,融汇进沉浸
式交互体验,深度挖掘梳理山河之美、人文之盛,二、人工智能为长江文艺的数字化转化和
结合多媒体声光电及互动场景支持技术,以创意传承开辟新路径
互动、数字沉浸体验等高科技方式展现长江文艺
之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使长江文艺传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
承与保护迈进了全新的数字媒介